林森浩犯罪心理形成与矫正
林森浩犯罪心理形成与矫正 2013 年 4 月 16 日, 上海复旦大学 2010 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因急性肝 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警方调查后, 在其寝室饮水机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N- 二甲基亚硝胺。当年“朱令案”中的下毒物质“铊” ,在发现后若能及时服用解 毒物质可立即解毒, 而 N- 二甲基亚硝胺一经服用, 哪怕及时检测出并施以治疗, 也会造成肝损伤的不可逆后果。 2013 年 4 月 16 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 中毒研究生同寝室的林森浩有重 大作案嫌疑,已被刑事拘留,舆论一片哗然。2014 年 2 月 18 日,上海市第二中 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 后二审维持原判, 林森浩于 2015 年 12 月 11 日被依法执行死刑,终年 29 岁。 “林森浩案”至此尘埃落定。 在传统观点中,犯罪人一般都有着“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底层”、“不 良嗜好”、“无所事事”等消极标签。如果让人们画一幅心目中犯罪人的肖像, 也绝不会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五官端正英俊潇洒的样子。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肯 定“天生犯罪人”的观点,毕竟一个人的长相气质与后天环境影响关系颇深。 人类的好奇心是亘古不变的, 当预想与现实出现反差,追问就显得更加迫不 及待。这种迫不及待中还含有一些困惑与迷茫:马加爵、药家鑫、至今悬而未决 的“朱令案”,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林森浩”,现代的这些“精英”们是怎么了? 难道真的像一个笑话说的那样,所谓的精英,就是经过不断的过滤挑选,最后剩 下的那一些“人渣”吗?到底是怎样的心理,让他们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一个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必然以犯罪心理为前提。而犯罪心理 的生成又以满足需要为基础。最常见的分类标准为二分法:即生物性需要与社会 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又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 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例如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等的需要。 此类需要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表现形式和满足方式要受 到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超越了社会群体接受 程度的犯罪,都会被斥责为“禽兽不如” 。 人的生物性需要的另一个特点是,“ 除了短暂的时间外, 极少达到完全满足 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这贯穿人的 整个一生。 ”正是由于人的生物性需要难以完全得到满足,所以它常常成为诱发 犯罪的内在动因。例如,财产犯罪和性犯罪历来是主要的犯罪类型,而这两大类 犯罪都直接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此外,大多数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和经济犯罪 等,也是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 这些主要的犯罪类型, 确实是以人们惯常所见的犯罪人为多数。因为受教育 程度低或者好吃懒做等一些原因,通过自身努力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又缺乏必要 的礼义廉耻或法律意识,从而凭着侥幸心理走上犯罪这一条捷径。这就是在人们 心中形成“刻板印象”的犯罪人画像。 很明显, “林森浩”们并不归属于这类人群。他们几乎都是天之骄子,父母 以及当地的骄傲。林森浩在学习上可以说是个成功者,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优 秀,尤其酷爱英语,高考时以 780 分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并在 2010 年被中山 大学推荐, 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其学习成绩持续领 先,发表的学术论文大大超出了学校的要求,还被推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学术部 长,并在中山医院见习。 林森浩的家庭并不富裕, 父母都是农村人; 没有女朋友, 经常在感情上受挫。 然而其并没有进行过财产犯罪和性犯罪,却最终走上了故意杀人的道路。我们有 理由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其生物性需要 (又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 ) 有着更大的控制力,他们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强。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 有着更高的“社会性需要” 。 马斯洛(Maslow AH)在 1943 年提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 或力量的强弱分为五大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 以及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 “社会性需要” 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 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 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体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 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同样要受到社会道德和法 律的约束, 如果个体不顾及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 不切实际地追求社会性需要(如 权力、成就、自尊、信仰等)的满足,同样可能成为犯罪的动因。 林森浩坦陈自己的人生 “相当不快乐” , 这种不快乐可能来源于他的三次 “自 我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是指人们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著名心理 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到青春期,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并进一步把过去的 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一种新的混合。 但现实常常是青年还没有来得及认识自 我,就要面对生活及社会的多重选择。 林森浩的第一次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最开始选择医学专业的时候。 他本人并非 从一开始就热爱医学, 学医是他父亲的希望, 林森浩只是听从家长的意见而学医。 因此,当他进入医学院学习一年半后,还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听到“医学 神圣” 之类的话时也没有什么感觉,这一次的同一性危机在见习的过程中很好地 化解了,也使得他在医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行。 第二次也是他自己后来一直不能解决的同一性危机。 林森浩被保送进入复旦 大学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心中属意的是内科学,但最终进入了超声科专业。 更让他敏感和厌恶的是,他不能容忍别人将他误解为产科 B 超医生。于是这位 超声学科最拔尖的学生,不能将自己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融为一体。同时自 己的硕士导师又没有资格帮他攻读内科学博士, 所以他就干脆拒绝与导师合作论 文。 更让他心里添堵的是,经常调侃自己的同寝室友黄洋却成功地考上了内科学 的耳鼻喉科博士,这让他原本不平衡的心理更加纠结。 第三是找不到女朋友的爱情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 只有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人, 才能勇于与异性建立稳定的爱情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情关系,就要把自己的 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 林森浩在大学期间没有恋情, 直到确定好工作, 才有了想交女友的意愿。不过,林森浩的极端自我和极低的移情能力,根本不顾 及别人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确立 自我同一性,使得他避免同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产生了孤独感,直至 最后形成了自尊偏执的人格特点。 据同学回忆,林森浩处事待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在网上与友人聊天时,对 方哪怕有一句话不对自己心思,他会突然下线,扬长而去;到隔壁串门,他会一 言不发转身就走;集体合唱时,一个人抱着话筒狂吼乱唱,导致团体惨败;对女 朋友的要求是“帮我做试验,陪我上自习,但我要独立思考时,别烦我” 。不会 换位思考,缺乏移情能力,正是这样的思维缺陷,导致他凡事经常陷入无法解脱 的自我矛盾中。 一项心理学研究之处, 许多心理上存在严重疾病的人,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 是谈论任何事情时,都以“我”为主题词,“我”的出现频率极高。他们从不会 站在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