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专业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施方案专业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社会背景分析 五莲县积极对接青岛,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坚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 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2006 年,大批加工制造类企业涌入园区,新建成日照 市市北工业园。高、精、尖端制造设备落户企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专 业人才成为急需人才。加快实施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促进 地域经济发展、夯实当地装备制造业基础的当务之急。 (二)行业背景分析 随着各行业工艺日益复杂和控制要求的逐步提高,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控制 技术又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有机的融为一体,各种新型 工业电气控制装置在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变以前单一专业技能培养为 多专业、多领域综合性技能人才是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继续加大改革 力度,整合机、电、液各种教育资源向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方向发展,建 立示范骨干专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也是夯实装备制造业基础,是高、精、尖端制造 设备能否充分、高效利用的关键,更是突破我国机电工业瓶颈的基础专业。制 造业的基础牢固与否关系整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质量,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是 制造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我县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面向机电设备安装 与维修生产一线中级技能人才,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 广阔的就业市场。 (三)人才需求分析 全国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的需求旺盛,全国机电应用型人才的年市 1 场需求量在 500 万人左右,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合作企业日照 钢铁、海尔集团、五征集团、遨游集团、丹纳赫公司等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 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预计三年内 将有 2200 余名技术人才的缺口。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已成为我市就业市场 人才需求的重点专业之一。伴随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迅速崛起,对机电设备安 装与维修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还将明显增加,能解决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 的中级技能人才更是当前最紧缺人才。 二、建设目标 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 培养,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机电 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建设 2 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4 门校本 课程。推进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 法、情境教学法等。重点培养 2 名专业带头人,4 名青年骨干教师,引进 8 名 技师以上的能工巧匠为专职专业教师,选派在职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锻炼, 提高“双师型”教师水平,并使双师型教师比率达到90%以上。创建满足专业 改革与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增加 5 处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 地,增加 10 家以上联合办学的市内外骨干企业,并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系。 三、建设思路 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就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开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 目导向课程,与企业合作,将核心课程教学与工业案例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 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中,补充完善数控、PLC、电工、钳工、机械加工、 焊接实训处(室)建设,再建立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室、机床电气控 2 制实训室、CAXA、AUTOCAD 实训处(室) ,以满足职业训练、教学科研、社 会服务的要求。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着力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支 撑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四、建设内容 (一)深化紧密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在与五征集团、丹纳 赫公司、青岛海尔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订单培养” 模式,加大与北海船舶重工、日照钢铁集团等市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搭建资 源共享、产教结合、互利共赢的平台,拓宽合作范围,开发上汽通用五菱等10 家以上新的合作企业,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的需求。完善“素质养成→实 境训练→顶岗历练”为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 的深度融合,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达到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校企 合作、互动双赢的长效机制。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身份的转化 学生从学习职业岗位的直接经验出发,从入校门到就业三年实践不间断, 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融合,正确地自我评估,循序渐进;学生对照个人 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寻找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差距与不足,针对不同 阶段学习特点,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经验和能力的原始积累,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3、加强岗位培训,提升岗位技能 依托企业和校内实训中心,按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分别在企业和校内生 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培训,与企业共同实施“素质养成” 、 “实境训练” 和“顶岗历练” ,分层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 3 中提升岗位技能,适应未来实际职业岗位要求,进一步深化实施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调整完善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需要的专业 教学计划。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具有 扎实的基本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学会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与维护专业技术。结合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职 业素质培养,根据本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结合岗位标准,确定工作任务,按 照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岗位基本能力、岗 位核心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 3 个层次的能力体系。按照 3 个层次素质能力培养 的学习顺序,形成 2 个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技术学习领域。 2.建立并逐渐完善“项目教学、仿真模拟、学训合一”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从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 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积极推行项目式教学、模块式教 学、仿真模拟式教学等切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上,将企业生产实际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 手段,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模块教学等,积极探索有利于 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 养。 教学手段上,将充分利用仿真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实训基地等一切条 件来辅助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深入讨论,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新知识与 实践操作同时进行,达到“学训同步、做中学、学中做” 。 改革评价模式,健全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促进学 4 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度。 3.核心课程与工学结合教材及特色课件建设 加强校本教研, 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 两年内完成 《通用机械设备装调》 、 《机电设备应用及电器维修》2 门精品课程建设。完成《电工电子实训》 、 《钳工 实训》 、 《焊工实训》 、 《数控机床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编写及相应的教学课件。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