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版)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版) 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逐年上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资源和专业知识所限,心衰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为此,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等联合组织专家小组,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相关指南以及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以提高全科医师和心血管科医师的心衰诊疗与管理能力,确保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优化资源利用。该指南已于2024年6月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正式发布。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制订《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实践版·2024)》。实践版简化了心衰的诊疗程序,强化了更适合基层的治疗方法,强调综合管理。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具体如下:Ⅰ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Ⅱ类推荐,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其中Ⅱa类推荐指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Ⅱb类推荐指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Ⅲ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级别的表达如下:A级,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或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B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试验或多项大型非随机研究;C级,仅为专家共识和/或小型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 一、概述 (一)定义 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使心脏在静息或运动时难以有效地收缩和/或充盈,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疲乏)和/或体征(如颈静脉压力升高、肺部啰音和外周水肿)。 (二)分类及诊断标准 1.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类: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improved ejection fraction,HFimp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详见表1。 2.根据发病时间和进展速度分类: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三)发展阶段 心衰的发生和进展可分为A(有心衰风险)、B(临床前心衰)、C(症状性心衰)、D(晚期心衰)4个阶段,详见表2。 二、病因及诱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异常是引起心衰最主要的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心衰可由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等因素诱发。 三、诊断及病情评估 (一)诊断 心衰的诊断应基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完整准确的病史采集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是心衰诊断的基础。 1.症状和体征 (1)主要症状: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夜间阵发呼吸困难、疲乏、踝部水肿等。 (2)不典型症状:夜间咳嗽、纳差、抑郁、心悸、头晕等。 (3)体征:特异性体征如颈静脉扩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病理性第三心音(奔马律)、心尖搏动向左或左下移位、心界扩大等。非特异性体征包括体重增加、水肿、肺部湿啰音、心动过速等。 2.常规检查 (1)心电图:所有怀疑心衰的患者均应进行心电图检查(Ⅰ,C)。 (2)胸部X线片:所有怀疑心衰的患者均应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Ⅰ,C)。 (3)血及尿液分析: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钠、钾,血尿素氮、肌酐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肝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促甲状腺激素(Ⅰ,C),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Ⅰ,A)。 (4)超声心动图:所有怀疑心衰的患者均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Ⅰ,C)。 (二)心功能分级 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按诱发心衰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分为4级,详见表3。心衰患者初次诊断及随访时应行6 min步行试验,以评估患者活动耐量和心衰严重程度(Ⅰ,C)。6 min步行距离450 m为轻度心衰,6 min步行距离<300 m 提示预后不良。 (三)诊断流程 首先,根据病史(危险因素、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利钠肽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并进一步确定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最后,还需评估并发症、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心衰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心衰的诊断流程见图1。 注:心衰 心力衰竭,BNP B型利钠肽,NT-proBNP N末端B型利钠肽原,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HFrEF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mrEF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pE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图1 慢性心衰的诊断流程 (四)鉴别诊断 在诊断心衰时,需考虑症状相似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也可能是心衰的病因或诱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疾病。 1.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肺炎、支气管哮喘。 2.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可引起水肿和高血压。 3.肝脏疾病: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可引起腹水、下肢水肿。 4.贫血:严重贫血可引起心率快、呼吸困难。 5.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悸,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疲劳、体重增加。 6.肿瘤:某些肿瘤可能导致液体潴留。 四、心衰的预防 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衰风险评估,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管理,心衰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GLT-2i)(Ⅰ,A)。对于临床前心衰患者,应控制心衰危险因素、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衰,不耐受者应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Ⅰ,B)。 五、慢性心衰的治疗 (一)心衰的一般治疗 心衰患者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