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名词解释汇总
(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 :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使心脏前向性排血减少, 造成血液淤滞在体循环或肺循环产生的症状。随着对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人,心功能 不全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更重要的是由于多种神经体液因子的参与,促使心 功能不全持续发展的临床综合征。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可分为无症状和有症状两个阶段,前者 有心室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如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但无典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尚属 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的 I 级,属有症状心力衰竭的前期,如不进行有效治疗,迟早会发 展成有症状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 肺水肿。 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 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 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 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 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 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 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 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 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 可有所减轻。 心率失常心率失常: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一异常而言。 可由各种气质性心血管病、药物中毒、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引起,部分心率失常也可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 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在同一导联描记的心电图上,最长的 P-P 间期与最短的 P-P 间期之差 超过 0.16s(也有学者主张超过 0.12s) 。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 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 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激动,不能按时传到房室交接区,其间 歇超过交接区组织内潜在起搏点的自律周期的时限时,此潜在起搏点即发放冲动,由此引起的一 次异位心搏,称为交接区性逸搏(junctional escape)。连续 3 个或 3 个以上的交接区性逸搏即 构成交接区性逸搏心律(junctional escape rhythm) 。 过早搏动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 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 为房性, 窦性过早搏动罕见, 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 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 (如心房颤动) 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 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凡起源于窦房结以外部位(如心房、房室结、希氏一浦肯野纤维系统或心 室等)的快速心律失常,均称为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它包括房性、室性、结性心动过速,扑动, 颤动,加速的自主心律等。中医疾病发作,患者突感心中急剧跳动,惕惕不安,眩晕不宁,脉来 急数,甚则四肢厥冷。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 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thologic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PVT)通常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此类室性心动过速多起自器质性心脏 病(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其心电图特点 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类似,两者常不易被鉴别,然而后者多发生在正常健康人,预后良好,因 此由于完全迥异的病因, 故两者的及时鉴别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前者冠以“病理性阵发性室性 心动过速”的名称,能更好地反映其本质。本型也称期外收缩(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 加速的异位自主心律加速的异位自主心律: : 加速的异位自主心律(acceleratedrhythm)为潜在起搏点自律性的加 速, 亦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常在 70~130 次/min, 偶有慢至 60 次/min 或快达 140 次/min 者。由于心率与窦性心率接近,发作的开始和中止常不易被察觉,因而有“非阵发性“之称。按冲 动发生部位可分为房室交接处性、心室性和心房性三类,心房性罕见。 病窦综合症病窦综合症: : 简称病窦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 起搏功能和 (或窦房传导障碍, 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大多于 40 岁以上出现症状。 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 (或)窦房结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 常和临床症状。病因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可能以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 特发性纤维化变性最常见。以心率缓慢所致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供血不足症状 为主, 如心悸、 乏力、 头晕、 近乎晕厥甚至晕厥等症状。 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称为慢-快综合征 。 治疗应针对病因 ,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诊,有时显脑供血不足症状如近乎晕厥或晕厥者宜安置按 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必要时再加用药物控制快速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 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 病也可发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临床上根据房 颤的发作特点,将房颤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小于 7h,常小于 24h,可自行转 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大于 2 天,多需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永久 性心房颤动(不可能转为窦性心律)。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持续的时间常很短,很快转为心室颤动,故心室扑动是心室 颤动的前驱。 心室扑动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之间的过渡型,也可与心室颤动先后或掺杂出 现。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 : :窦房传导阻滞(sinoatrial block,SAB)简称窦房阻滞。系窦房结周围组织 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传出到达心房的时间延长或不能传出,导致心房心室停搏。由于它是 激动产生后传出受阻或不能传出,所以属于传出性阻滞。 临床上按阻滞程度不同分为 3 度:一 度窦房传导阻滞;二度窦房传导阻滞;高度窦房传导阻滞和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心房内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 : 心房内传导阻滞(intra-atrial block)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