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 ,是企业生产经 营成败的关键。 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原则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 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 在横向关系 上, 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 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 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 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 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 以保证经营管 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 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 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 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 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 职责权限,规定操作程序,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 1 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 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4、 成本效益原则: 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 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 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 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 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 效率性。 二、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1、结构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 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客 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以保障有关 各方的合法权益.董事会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 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监事会对董事会、公司的财务 工作及经营者执行法律和公司章程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还应设立满足 企业监控需要的职能机构如审计部、 稽查部,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 上受监事会指导。 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企业的正 常运转。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 以授权批准来进行控制。在公司制企业中,一般由股东会授权给董事 2 会,然后再由董事会授权给企业的总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 企业每一 层的管理人员既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授权客体 ,又是对下级管理人员授 权的主体。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 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 授权两种形式。授权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 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 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 务的工作质量.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 腐败。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企业 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控制规范,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 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 计档案保管和会计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充分发挥 会计的监督职能。重点把好两个关口: (1)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 业务的最基本证据.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 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 的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会计机构、会 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 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其进行更正、补充。在实际工作中人们 往往忽略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在审核原始凭证 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①大项经济业务要审核监督审批程序, 是否 3 经主管财务的领导批准,是否是单位正常业务工作的需要, 有无超出 单位业务范围之外的经济活动。 ②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 受理,是法律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力,要明确权力与 责任的关系,不能讲情面或有后顾之忧,应坚决依法制止和纠正. (2) 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监督。 对财务收支监督的内容包括: 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渠道、 资金支出管理范围和支出标准项目等,监 督的重点是合法性问题.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注意有否不按国家规 定的标准收费,提高收费标准的;有否收入不按国家规定管理,挪用、 截留、转变资金性质、设账外账和设“小金库”的 .在对支出审核监 督时应注意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 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有无变通、 虚报冒领的问题;审核是否有扩大开 支范围、 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 审核支出金额与实际需要量是否相符。 只有这样才能堵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资产保护控制。就是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 个环节进行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 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 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 货币资金的 收支管理只能限于特定的出纳员, 支票等重要票据的签发, 必须是单 位指定的负责人,存货的实物保护可以有专职的仓库保管员控制, 对 一些特殊的存货还应采取一些必要的其他保护措施, 达到保护单位资 产的安全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 5、 职工素质控制。 企业内控制度落实好坏与否, 取决于执行者, 4 职工素质控制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单位在招聘、使用、 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要进行控制。招聘是重要环节,单位的 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应共同对应聘人员的素质、 水平、能力等有关情 况进行全面的测试、调查, 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同 时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推行优胜 劣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6、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 段。 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的配置方式以预算方式加以量 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预算管理由预 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评等环节构成,内容可以涵盖 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 等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实行预算控制。 预算方案由董事会制 订,组织实施由总经理执行。但在实践中 ,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是由总 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 ,董事会不 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 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 突出,从而滋生了预算管理中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针对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