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教学特色工作汇报 近年来,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办 学宗旨,以“培养身心健康,品学优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 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工作,实现了以全新 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了学校教学工 作的一个又一个亮点,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鲜明特色。 教学研究——创新研究方式,实现研究常态化教学研究——创新研究方式,实现研究常态化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少 教师往往认为, 研究只是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等少数人的事情, 常常是被动参与。 学校创新研究的方式,通过开展问题研究、叙事研究等有效的研究,吸引每一位 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享受到研究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使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涯 的一种需要。 1 1、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开展问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够研究。、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开展问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够研究。教师缺少 的不是研究的欲望与热情,而是缺少研究的知识与技能,不懂得从何处入手进行 研究。于是,学校在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的同时,将学校承担的科 研课题进行细化,化整为零,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让教师感到自己也 可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这样的研究。结合学校承担的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的问题,由教导处、学生处进行 汇总,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汇集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亟待 解决的“小问题”,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库”。“大课题”转化为 教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 “小问题” , 就使教师们产生了 “这样的问题我也能研究” 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依托教研组、年级组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问题研究 小组,将“问题库”中的问题分解落实到不同的教师团队, 以“小问题”为切入 点进行攻关研究。这样,学校课题组就下设了以“小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若干个 子课题组。问题研究小组与教研组、年级组有机融合,基于基层的教研组、年级 组活动有了研讨的主题, 实现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统一, 使教师 “在 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成为现实。 2 2、研究形式化繁为简——开展叙事研究,让教师人人爱上研究。、研究形式化繁为简——开展叙事研究,让教师人人爱上研究。叙事研究 是一种朴实的研究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成果的呈现方面,由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研 究报告、论文变为书写教育教学感悟的叙事短文,行文的格式变得自由,行文的 内容不一定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字数上更是可长可短,只要是教育教学实践感悟 即可。在叙事研究中,各问题研究小组的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针对要解决的 问题,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育教学行为。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留心各 种教育教学事件,尤其是留心一些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的方式与效果,养成了反思 的习惯,并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为问题研究积累材料。为让教师走进叙 事研究,学校组织了教育叙事专题培训,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具体案例分析,让 教师产生“我也要进行叙事研究”的冲动。研 究从典型引领发展到人人参与,既 有时间与数量的规定,又有质量与评价的要求。学校利用教师例会时间,开设教 育叙事论坛;利用学校《简报》与网站,专题刊载教育叙事;向网站、报刊推荐 发表优秀叙事文章;分类择优汇总,出版《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专著。这些措 施既加强了教师间的成果交流与共享, 又使教师体验到了叙事研究的成功与快乐, 使教师们爱上了叙事研究。 3 3、研究成果集腋成裘——开展专题研讨,让教师人人体验研究的快乐。、研究成果集腋成裘——开展专题研讨,让教师人人体验研究的快乐。为 把每位教师、 各个问题研究小组的实践感悟、问题解决策略等转化为课题研究的 成果,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科专题研讨活动和校级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推广研 究的成果。 业务干部指导各问题研究小组对教师积累的教育叙事进行归类、 分析、 总结,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的收获。分管学科干部汇总本学科“问题 研究小组”成果,提炼出学科研究成果,选取成功做法作为学科专题研讨与交流 展示的内容。 学校按承担的课题对各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各课题阶 段研究成果与工作报告,并在全校进行展示、推广。这样,各个攻关小组“小问 题”的解决达成了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全体教师的参与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益。 专题研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教学观摩,有叙事、案例、论文评选交流,有 师生现场作品展示,也有对困惑的解答与问题的争鸣。研讨中,老师们掌握了教 育教学的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集体成果中看到了自己努力研究的影子。 伴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 教师们享受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 喜悦,感悟着教育的真谛。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五多”现象:老师们对教育教 某一问题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励,并把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 到课堂之外。因此,反思总结的主角仍是学生,教师只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和 引导。 2.2.夯实模式打造过程。夯实模式打造过程。 为了实现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 模式, 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开展了多形式的研究、 总结、 推介、 打磨研究活动。整个模式打磨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学习研讨阶段。一是理论学习。引导教师通过集中和分散两种 形式学习有关“自主、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二是结 合“自主、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听课摸底,按一定比例 划分为优秀、达标、待达标三个等次,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依据。三是认真 学习研读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掌握其操作要领,领悟其变通方法,把 握不同层次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四是加强对各学科基本操作模式的研讨。 首先,突出业务干部引领作用,设计教案,上研讨课,进一步修改、完善基本模 式,并提炼出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专题培训, 明确各学科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操作要领, 学会应用模式进行备课、 上课; 然后, 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提供应用教学模式的课例,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合理 运用,细化教学流程,为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尽快地把握 教学模式的本质。 第二阶段:实践总结阶段。一是各教研组利用集备观摩和每天说课等形式, 加强对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力度,在认真学习运用基本模式的同时,加强各 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丰富、提升基本模式,提炼出基本模式的变式。二是教师针 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利用单元观摩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打磨,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特色。三是组织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 层次教师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等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使每位 教师掌握基本模式,上出高水平高效益的课。 第三阶段:推广深化阶段。一是组织校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展示会,借 助课堂教学、各学学科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评选,多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二 是搭建平台, 分层次组织教师开展学用基本模式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