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时间上 具有递减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均衡性,可以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成效,统筹推进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重点加强 对受冲击较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只要贯彻落 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打好精准脱贫 攻坚战,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稳定外贸外资,就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 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 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统筹推 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 务,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成 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 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 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充分认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消费、生产、就业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增大了 全年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但也要看到,疫情冲击在时空上具有不均衡性。从时间上 看,疫情在发生和迅速扩散时对经济的高强度冲击,会随着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而 逐渐减弱。特别是通过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为逐步有序恢 复经济正常运行创造了条件。从空间上看,疫情冲击强度在疫情严重地区明显大于其 他地区,不同地区恢复经济运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有差异。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 防控进展,动态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做好疫 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又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疫情严重地区继 续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其他地区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 产。特别是要纠正一刀切、层层加码等不当做法,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控制疫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其持续时 间。疫情越早得到控制,对全年经济的影响就越小。如果一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季度对经济的影响将明显减弱,下半年还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补偿性反弹。尽早控 制住疫情,把疫情对全年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标志, 也是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条件。 稳定经济是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各方面大规模调动资源,确保 防控一线医疗物资供应,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这既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 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是以所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为前提的。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果非 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不能有序复工复产,防控一线的物资供应就难以持续得到保障,居 民生活必需品供需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市场供需矛盾就可能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讲, 稳定经济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内在要求 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经济 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战胜疫情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我 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也具有很强的抗冲 击和自我修复能力。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和巨大内需潜 力,具备经济恢复和振兴的有利条件。我国在应对各种复杂挑战中,积累了丰富的宏 观调控经验,公共部门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在合理区间,银行部门的准备金 率较高,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来稳定经济,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 最短时间。 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近期,针对受疫情冲击较重的行业、中小企业和就业等领域,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政策 举措,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 加大对受冲击较重行业的支持。疫情扩散恰逢春节假期,餐饮、旅游、住宿、客运等 大面积暂时停止运营,严格的隔离措施和限制人员流动直接影响线下消费活动,对部 分服务行业形成较大冲击。这些行业恢复运营,关系基本民生,也关系恢复正常生产 生活秩序。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畅通生产要素循环,打通地区间交通运输,积极协 调用工问题,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帮助这些行业恢复运营。加大政策支持,实施结构 性减税降费,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在疫情冲击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被打乱,特别是中小微 企业收入和现金流大幅收缩,但工资、社保、租金、利息、税费等固定支出具有刚 性,复工复产还要增加防疫等成本支出,经营面临更多困难。要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 的财税政策,采取减免部分税费、延期缴纳税款、减免租金、设立扶持基金等举措,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 业融资成本,支持企业恢复生产。 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推迟,用工成本提高,就业 压力增大。统筹做好“六稳”工作,首先要稳就业。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抓好社 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 位。鼓励用人单位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工、复工及就业动态等信 息,采取线上职位发布、线上双选会、语音视频面试等线上模式开展招聘,促进劳动 者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疫情稳定后,对新技能人员用工需求可能会出现反弹,需要 抓紧开展线上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加强用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对接,帮助 农民工返城就业。鼓励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增强就业弹性。 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给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中国经 济带来新的挑战,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进入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趋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要坚定信心,以奋勇拼搏的精神状 态和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 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宏观政策既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又要对疫情影响有积极精 准回应。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化预算支出结构,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 出,增加疫情防控的资金投入,保障防控一线医疗等物资供应,增加结构性减税降费 和保障民生支出。充分考虑应对疫情的增支减收因素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当 提高赤字率。研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医疗卫生、公共防疫、应急 管理能力等补短板建设。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