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试论传统民间文学的衰落缘由 ——以陇西秧歌为例 汪小珉 (班级:2014 级汉语言文学云亭班,学号:201451010423) [ [摘要摘要] ]: “秧歌”是一种形式灵活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民间文学中属于民间小戏 一类。本文以陇西秧歌为例,从国家政策与文化影响、 “现代”对“传统”的伤 害、民间信仰意识的淡化、秧歌自身形式的局限性、传承人与方式的困境等几个 方面进行论述,以小见大,尝试从中窥探出传统民间文学的衰落缘由。 [ [关键词关键词] ]:民间文学;衰落;秧歌 “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依据其内容和形式划分,归类 于民间文学中的民间小戏,属于秧歌戏系统。秧歌主要流传于北方, 南方也有。其起源有人认为,秧歌戏原本是南方农民插秧时所唱的歌 曲,这种情形适合于南方。而在北方,准确的称谓应是“阳歌” ,因 为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人间为阳,地府为阴,神为阳,鬼为阴,娱 鬼与赞颂地府所唱的歌称为 “阴歌” , 祭神与娱人所唱的歌为 “阳歌” , 这些“阳歌”是在民间闹社火时演唱的,陕西《葭县志》 、山西《临 县志》都记载为“阳歌” 。总之,秧歌是在农村节日社火中或农闲时 节演出的,其特点是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动作很大,大扭大作, 在表现民俗风情, 生活情趣方面很有魅力。 比较重要的有陕南大秧歌、 陕北秧歌、河北定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等。 陇西位于甘肃中部地区,陇西秧歌具有北方秧歌的一般特点,此 外陇西秧歌的自身特点鲜明, 例如纯粹的方言化唱词、表演者极其夸 张的化妆打扮和表演动作等。 在陇西秧歌内部,又根据不同的地区风 俗习惯有不同风格的表演,如同样的表演曲目,在山区和川区,其装 扮与唱词不尽相同。比较有特色的作品有《转娘家》《怕老婆顶灯》 《十盏灯》 《下四川》等。本文不对秧歌这种艺术形式极其特点做内 部阐述,而是就其一般特点,尝试得出其近年来不断衰落的缘由。笔 者认为,主要缘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家政策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一)一种文化的发展或产业的兴起离不开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而 对于民间文学来说,由于其集体性的独特特征,相对来说在这方面受 到的影响较小,况且近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应该 说是各种艺术形式更加繁荣的时代, 但陇西秧歌来说, 事实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与我国的民间文化保护政策不无关系。 按照2003年1 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的规 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 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五个方面。依据公约规定,对作为非遗之一的秧歌的保护远远不够, 或是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没有提出此方面的明确规定, 或是有此方面 的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多少实际性的措施。 (二)秧歌传播和表演的主要阵地是农村, 一般是在社火活动中进行 表演,其表演目的一般是为了“祭神” ,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立的, 与我们的主 流意识形态存在矛盾,这种思想源于落后区域的民间信仰。 所以这种 矛盾是官方化提倡和保护秧歌的瓶颈之一。 二、 “现代”对“传统”的伤害 (一)信息化时代削弱了传统“秧歌”的魅力。现代媒体越来越便捷 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在这样的技术革新下, 人们闲暇时的 “取悦” 手段也更加方便和多样化,手机、电视、电脑等手段,快捷方便又丰 富多彩,在闹社火的主要时间,人们不再选择参与社火活动,更多的 是利用这些媒介来打发时间。要知道,曾经陇西秧歌的“繁荣期” , 反而是物质比较匮乏,通信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秧歌的“唱”和 “看” ,是重要的精神享受,人们通过参与和感受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形式来放松自己,而如今“秧歌”这种“精神消费品”早已被五花八 门的现代媒体取代。 (二)城市化发展造成了对“传统”的遗弃。城市化是我国城乡发展 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农村,而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 人们带走的不止是生活方式, 也由此不停缩小了 “秧歌” 这一农村 “舞 台” 。陇西近年来城镇化人口增速飞快,人们进入城镇生活。对于小 村庄来说,几个人的缺失破坏的是整个社火执事系统, 这种问题在大 多农村都存在,在农村秧歌表演中,扮演某一角色或担任某一职务具 有传承性,往往是这一角色在家族内部的传承,例如, “高叶”作为 社火表演是的一个重要角色,不仅要“耍” ,还要“唱” ,培养这样一 个职务往往是比较费时的,而家族的传人具有长时间的耳渲目染, 一 般情况下一种职务就从这一家族传承。这种“人才”流失对秧歌表演 的影响在各个乡镇普遍存在。 三、 “娱神”转向“娱人”——民间信仰意识的淡化 虽然对秧歌起源的普遍看法是源于民间劳动, 但其主要表演的形式是 社火,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的随意性,闹社火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 在重大节日或祭祀活动,其外在目的也是为了“祭神” 。在陇西,按 照传统,秧歌的表演场地集中在庙宇寺院等地, 目的在于祭奠四方神 灵,在普通村庄,到社火兴起的时间,也要“迎神”入门,而入了农 家的 “神” , 是不允许与年轻女性见到的, 所以在此时间段内,“坐神” 的房间要把女性拒之门外,自然在表演过程中也就不允许女性参加。 但近年来这种传统改变巨大, 人们在闹社火的过程中,对祭奠神灵的 繁文缛节省略很多,传统的秧歌只在夜间表演的规定也被打破, 表演 时间灵活,甚至大多数都集中在白天,不仅如此,女性秧歌表演者成 了这一活动的中流砥柱。这种传统的改变,反映的更多的是民间信仰 意识的淡化,在目的上,由最初的“娱神”转向“娱人” ,从对神灵 的表演转向了更多的向现实的人服务,表演时由“必须唱”变成“可 以不唱” ,自然破坏了秧歌表演的完整性。 四、秧歌自身形式的局限性 社火作为一种表演仪式是有一定的程式的。 陇西社火在白天的表演程 式相对简单, 晚上的“黑社火”则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 使其在规 范化的场域中进行。一般情况下, 陇中社火的表演程式包括武闹、 秧 歌、文唱和舞狮四个环节。在秧歌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形式的 局限性也是导致其不断衰落的原因之一。 形式上,秧歌的演唱只穿插 于社火表演的间隙中,或是社火活动进行到末尾时的“文唱” ,常年 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这种表演形式的固化让人很少能产生新鲜感。 内 容上,由于大多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创作人才缺少,导致秧歌内容的 单一化,多年来流传的仍是曾经古老的唱段,大多为流传已久的“陈 词滥调” ,词曲都缺乏新意,容易造成新的观众群体心理上的厌恶。 五、传承人及传承方式 (一)从秧歌当下的发展状况看,传承人极其缺乏。首先,在对秧歌 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农村的秧歌传唱大多是家族式的传承, 而这种 传承并非是“有意为之” ,大多数只是某然性的渲染熏陶下,后辈们 对此有了一些兴趣,即使有些人的传承是“有意的” ,他们也并没有 站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角度,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只是农闲时候的一 种娱乐方式而已,可有可无。随着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即使传承人 也会认为专注于民俗活动的人是“不务正业” ,有意使后辈远离这些 文化。而从培养传承人方面,现代大多青年对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