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我融入大我
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小我融入大我 【编者按:是坚守小我,还是关照大我?是选择安逸,还是追逐梦想?这是 摆在当代青年人面前的人生抉择。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行的一代,只有把人 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拥有博大的家国情怀,才能成就壮丽的人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责 任和担当扛在肩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历史贡献。 】 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小我融入大我 (题目即论点,凸显思辨性。)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的校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 这句话具有更加丰富的时代意义。1 月 17 日,新时代领路人来到南开大学考察 调研,回顾了南开大学百年风雨历程,就如何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以及如何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 (开篇提出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的话题。 ) 新时代领路人在南开大学参观校史展览时指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 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南 开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张伯苓校长在 1935 年开学典礼上, 曾发出著名的 “爱国三 问” :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问如同长空惊雷, 激励着无数师生奋不顾身,投身救亡图存运动。时至今日,仍激励南开师生为 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而不懈奋斗。 (重要性分析。用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 问”及无数师生奋不顾身,投身救亡图存运动的事实,论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以德为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德”是方向, 只有方向正确,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奔跑。在五千年中华历史中,不乏“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 “苟利国家生 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读书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读书人。 正是有这样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才得以历经磨难浴火重生,阔步行走在伟大 复兴的大道上。立德树人,既包含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传统教育观念,也包含 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必要性分析。 分论点一:立德树人, 以德为重。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增加辞采韵味。) 立德树人,关键在人。立德所树之人,应是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今日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 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民族复兴的伟业,亟待一大批德才兼备、堪当 大任的人才。坚持立德树人,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有利于培养一代又 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 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必要性分析。分论点二:立德树人,关键在人。 ) 立德树人,首推爱国。高等教育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 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 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让广大青年学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 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大学生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把对祖国的情感转化为建设祖 国、捍卫祖国的力量。同时要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重,把个人的成长与国 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担负起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必要性分析。 分论点三: 立德树人,首推爱国。 ) 正如新时代领路人勉励学生时所说: “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 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你们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行的一代,只有把 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担在肩上, 才能成就壮丽的人生。 (号召勉励,照应题目。 ) 来源:2019 年 01 月 30 日 02 版《光明日报》 【时代警语】 在五千年中华历史中,不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读书人、 “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读书人。正是有这样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才 得以历经磨难浴火重生,阔步行走在伟大复兴的大道上。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仿写下面的句子。 在五千年中华历史中,不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读书人、 “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读书人。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作为新时代 的青年学子,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身实际,写300 字的读后感。 【相关链接】 把小我融入大我(凭栏处) 1 月 17 日,新时代领路人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 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 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百年南开大学,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惟“公”“能”兼修, 小我方能融入大我。 “允公”者,大公也。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强调医治“愚、弱、贫、散、 私”之五疾,先要矫其“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若被私欲蒙蔽, 行动若被喧嚣裹挟,个人很容易陷入小我之迷茫:认知纠结,情绪消极,行动 无效。正所谓:“公”道远,大我背;“公”道近,大我入。 东北沦陷后,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的“爱国三问”激励众多师生奔赴沙场; 民族危难关头,周恩来校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皆出于大 “公”。因为有了这份大“公”之心,当南开大学因积极抗日而遭到日寇“去 其史、灭其魂”的毁灭性轰炸后,就有了老校长重建南开的坚定与执着;因为 有了这份大“公”之心,当爱子张锡祜战死沙场后,就有了老校长对校长夫人 “求仁得仁、不必过于悲伤”的劝慰;正因为有了这份大“公”之心,就有了 周恩来终其一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允公”,就是要强调“爱国主 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允公”,就是要承诺爱国爱群之“公” 德,就是要强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公”心。 “允能”者,最能也。它强调的是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能力,强调的是科学 之“能”、专业之“能”、担当之“能”。亲历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 老校长坚定了教育救国、科学强国的初心,坚定了培养“文以治国、理以强国、 商以富国”专业人才的办学理念。正是得益于这一初心和理念,百年南开,人 才辈出,院士近百。 当下,若想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育需要少些浮躁与 喧嚣,需要多些“求真务实”的真思考,需要多些“心正、意诚”的真担当, 需要处理好“为学”与“为道”的关系。 为学强调“书破万卷, 路行万里”“为 学日益”,信息占有尽量多些;为道则强调“不窥牖,见天道”“为道日损”, 信息处理务必至简、至上、至真。若无至简、至上、至真,杂乱信息堆积过多, 喧嚣过多,反倒容易致使受教育者缺失“真思考”“真担当”。近期,教育顶 层设计层面公开反对“五唯”, 明确抵制了“乱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