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 力竞争日趋激烈, 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 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包括了很多方面, 而完整的人格教育便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内容。 21 世纪, 完整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的主题之 一。 在人们审美需求的作用下,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最早的教 育活动之一,千百年来以其多元整合的教育功能,重在塑造和提 升人生境界, 教人求真、 向善、 尚美。 舞蹈作为一门“动”的艺术, 与生命情调最接近,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内心情 感,袒露人的心灵。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学校的舞蹈艺术教 育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想要了解如何培养正确的人格,那么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格又称性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 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有不同的看法,奥地利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 用: “一是机体因素、 二是环境社会因素、 三是个人生活方式实践 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 了引诱力, 而个体因素把两者结合起来, 使之可能变为现实。 ”而 另一位西方哲学家是这样解释人格的: “人格是尊严、 价值和道德 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即作为一 个社会人的资格和品格的总和。” 关于完整人格的定义及标准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 智者 见智。 马克思认为: “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 是人 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的发展, 从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 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完整人格的标准概括为:“完整 人格的标准应是完美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 统一。”其含义是:只有追求“真善美” 的人,才具有完整人格。 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有创造性、自我实现、超越自我、充分发 展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美、求善的本质要求等等。 (一)人格取决性格 人格的形成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个人的性格。 从性格 的发展规律看,大学生的性格正处于逐渐定型到成熟的阶段,这 一阶段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如何定型,定什么样的型,这对大 学生的未来将起到重大影响。由于大学期间,学生的性格还没有 完全稳定,特别是青年初期的性格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 这为大学生性格培养与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大学生的 性格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已逐步形成,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是非辨别能力的增长, 他们参加社会实践 锻炼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加。 他们可以以较稳定的 态度和行为方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此同时,又可进一步 认识自我,改造自我,逐渐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优良性格特征。总 之,大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和相对稳定性,对其人格的完善都具有 积极意义。 (二)教育促成人格 过去,我们曾片面地认为,人格教育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 关,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由于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包括舞蹈 艺术教育在内的诸多教育学科, 在教育作用及教育功能的发挥方 面一度有所削弱。事实上,人格的形成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 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教 育对人格的形成都给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作为人类最早的 文化教育活动――舞蹈, 千百年来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 不但 传承着人类文明,提升着人类的情感。 二、舞蹈艺术教育不可忽视对人格的教育 在舞蹈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 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在这其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主要 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培养也应从知识和 能力两方面入手,要把完整人格的教育贯穿在知识、能力培养的 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舞蹈艺术教育心理学的理 论来指导舞蹈艺术教育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学生的完整 人格的自觉意识。 舞蹈教师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生 理、心理的个体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例如芭蕾基训课中软 度和开度训练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如操之过急,强 度过大,则容易造成过度疲劳和伤害,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 习,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打击学生的情绪情感。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在快乐情绪之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 认知课程的速度快;反之,受负面情绪的干扰,则使认知操作速 度减慢。由此可见,生理、心理引起的个体差异性不仅关系到效 率的高低,而且还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和人格的形成。又 如,舞蹈专业的学生有的自身条件不够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严重缺乏自信,对学习失去信心。介于此,在施教中应可能地考 虑一个周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 对 于个别基础较差的同学, 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进度区别对 待, 比如, 在教学形式上, 除了集体课外, 还可以选择诸如小组、 个别辅导等不同的授课方式,有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 看优秀演出。此外,在教学中采用鼓励欣赏、扬长避短的原则, 可以促进学生自信心、荣誉感的建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有的学生虽然自身已经非常努力了, 但由于先天动作协调能力欠缺 (或者动作节奏感、 模仿能力较差) , 一方面要继续耐心细致地指导其进行技能训练; 另一方面可以鼓 励其尽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舞”,把“说舞”纳入评价学生 成绩的一方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表达能力,还可以弥补 部分学生在“跳”上的先天不足,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信、自觉地投 入到舞蹈课的学习当中去。 其次,在舞蹈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自觉培养学生的自我塑 造能力。人的一生是不断变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每个 人从青年到老年,都要不断的重新认识自己,不断的进行反省, 自我调节与控制, 这样才能不断改正与完善, 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 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完整人格才能正真形成。一般来 说,完整人格的培养及其初始阶段的形成受外界影响较多,但当 其教育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判断力达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自我 意识觉醒后,就能自觉地选择优与劣来完善个体的人格。学生应 该主动拿社会普遍认同的完整人格作为参照, 来审查自我人格的 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 实践中运用完整人格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提 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能力。因此,在舞蹈教学 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 用以仿效的榜样。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方 法。 如舞蹈艺术作品中包含了一种审美媒介聚集和浓缩着人类丰 富而深邃的内心精神,让学生在欣赏舞蹈和表现舞蹈的同时,默 默观照着另一个“自我”,从而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 己、 娱悦和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 对照自己与舞蹈作品中所反映、 描写、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