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策略
童童话话教教学学策策略略 一、当前教师对童话教材的认识 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 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 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同其它体裁的课文一样,承载着语文教学的任务。 所不同的是,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写给儿童 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给儿童创造 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童话具有这样四个特点: 1、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 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 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 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 人读后无不称快。 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 马良的形象鲜明, 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 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 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 “小 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 就是创造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 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 想心里,孩子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现实 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 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 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 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 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 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 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3、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 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 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 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 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 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为例,在整个 小学阶段的 333 篇课文中,童话有44 篇,占13.2%。其中低年级课文120 篇, 童话 36 篇,高达30%。随着年级的升高,童话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那么教 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这么多童话呢?这当然是考虑到七、 八岁 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而 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 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由此可见,童话是低 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已经具有识字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还要学习童话 呢?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 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的这一基 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 思维能力。童话,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的富于幻想的故事。 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喜欢的。这样,在 中高年级选编童话,目的是吸引学生阅读,让孩子们爱上童话阅读。我们再看中 高年级入选的 8 篇童话中,经典童话就有 6 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 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和《卖火柴的小女 孩》,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年级上册的教材 中,有一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童话。这些,必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他们 阅读的窗口。 教材中的童话世界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谈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 正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 编者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其他方面, 而较少锁定于人人我我、是是非非之间。尤其是对立僵硬的关系减少了,体现出 一种包容、一种多元。 二、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需求。 我曾对小学 1——6 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内容是 “喜欢(不喜欢)童话”,结果“喜欢童话”的学生占到100%。看来,没有孩 子是不喜欢童话的。学生对童话的喜欢和认可是惊人地一致。既然这样,那么, 学生喜欢以什么方式学习童话呢? 鉴于以上老师和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童话教学应该如何 实施呢? 三、课堂教学中童话该如何教? 1 首先,童话教学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趣味性原则:童话一般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做 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可以说,童话是最贴近孩子的一个神奇 的世界。 童话作品中的情趣易于儿童接受, 又有助于儿童的成长。 因此, 教学中, 要凸显童话的趣味性。 以读为主的原则: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通过学生多种形 式的读是能够达到理解的目的的。在教学中,应当以读为主,切忌教师繁琐的讲 解、琐碎的问题破坏了童话的完整性。同时,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 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 说的原则:教学时,教师生动的讲述,会把儿童带进童话的世界里,激 起儿童的思想感情, 并引起儿童复述的愿望。 从一年级起就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复述时还要注意要求他们依据童话的语言复述,千万不要随便添枝加叶,应不失 去童话优美的色彩。比如在教完《纸船和风筝》和《从现在开始》后就可以让孩 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 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 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 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 人文性原则:童话阅读,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 的教育。学生在阅读童话的时候,会明白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如读了《三 个小伙伴》,小朋友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合作。读了《狐狸和乌鸦》, 学生知道了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读了《七颗钻石》,他们会感悟到爱 心会产生奇迹……所以, 多让学生接触童话是丰富学生知识, 提高学生认识, 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多元性原则: 但是童话的教育主题并不是唯一的。阅读完一篇童话,如果 仅仅用“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来评价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的话, 那么童话就是去了它的魅力和久远。以《去年的树》为例,这篇童话故事讲 述了:鸟 儿和树是好朋友,它 天天唱歌给树听,将 要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