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心理健康管理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心理健康管理 摘 要: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时间长,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心理问题,为了使学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已经有少数学校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保证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也能发展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兼顾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我国大多数的高中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将文化课程置于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不重视体育课程,更没有把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学生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为了使我国青少年发展得更好,本文针对心理健康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管理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多的学校意识到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身心,才能使学习成绩更加优秀,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 一、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叛逆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把体育课占用,这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放松时间,还使得学生的逆反心理更重,不好好上课,学习效率低下。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缓解身体与心理的疲劳,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能得到短暂的休息,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校园生活的乐趣,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对知识增加兴趣。因此,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好[1]。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定标准来看,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二是看学生对自己是否有一定的了解,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能否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三是看学生有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规划,在学习过程中不脱离真实环境,能够良好适应环境,保证自己人格健康发展;四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真正的朋友,与朋友交往是否融洽;五是能否将学习内容良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六是能否对自我心情进行调整,在面对糟糕情况时能否进行自我疏解,自行释放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七是在不违背社会准则与道德准则的前提下,能否进行自我实现。从上述几方面来看,高中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因此,高中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高中生心理不健康,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成绩下降,达不到理想水平。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心理健康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体育和健康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学习之余身体和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经调查发现,由于我国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学的经验较少,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的顺利展开遇到困难[2]。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查阅相关资料,找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讲授过程中,帮助学生纾解心理问题,教会学生减压小技巧,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开导,使学生敞开心扉,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了解学生特点,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高中学生对于体育课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在体育课上消极应对,没有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文化课,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升学的重中之重;另一种学生十分重视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异常兴奋,对于体育教师组织的活动,比文化课完成得好得多。这两类学生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的差异较大,表明学生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知还比较浅薄,存在认知误差,这种认知误差与学生本身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特点,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体育课程中学生需要跑步,很多学生十分厌烦跑步,认为跑步是无意义的,是一项十分无聊的运动,甚至还有学生听到教师说要跑步时,以各种理由拒绝和逃避跑步。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愿意跑步的学生并不是拒绝所有的体育运动,相较于跑步,他们更喜欢篮球、羽毛球等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喜欢的体育运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在运动过程中释放和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 我国大多数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依靠教师引导进行的,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对学生引导过程中,要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自己的榜样效应,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学生的举动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观察学生上课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广播体操的学习是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必修课程,在广播体操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亲身示范,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动作过程中学会动作要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告知学生体操的相关标准,针对个别动作进行详细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学习中掌握体操动作,对于其中较难的动作,教师要逐步分解动作,让学生观察得更加清楚。另外,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互相监督练习,互相鼓励,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三)重视反思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使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反思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出发,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将这种需求与体育教学目标相融合,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或者谈话法,询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比如:在每堂课快要结束时,利用最后的五分钟,让学生把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写在纸条上,教师对于学生所写内容进行整理,尤其是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完整准确记录,对这些问题以及建议进行分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更敢于说出心中所想,经过长时间的反馈以及改正,使得反思教学进一步促进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开展第二课堂,促进心理健康 我国多数高中学校虽然开展体育课,但是体育课的课时与文化课相比是很少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