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教学案例
中国电影史教学案例中国电影史教学案例 案例一:案例一:头戴“诗人”桂冠的导演,电影科班“海归”第一人——孙瑜 孙瑜生于重庆, 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年少时随研究历史的父亲遍游名 山大川,见多识广。1914 年孙瑜入南开中学,与少年周恩来同学四年,当时周 恩来在学校编演《一圆钱》进步话剧,孙瑜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清华大学文 学系就读时,孙瑜开始迷恋上电影。1923 年孙瑜赴美留学,先在威斯康星大学 研习文学戏剧,学位论文是《论英译李白诗歌》 ,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电影 编剧和导演,在纽约摄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洗印和剪接。 1926 年孙瑜学成回国,作为中国在西方系统学习过戏剧电影的第一人,他 于 1927 年被长城公司聘为编导,进入影界。 在同期电影创作中现实主义风格居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孙瑜影片中浪漫 的诗情独树一帜。对于自己的这一创作特色,孙瑜在写于 1934 年的《我可以接 受这“诗人的桂冠”吗》 一文中做过阐释: “假如那是一顶老是仰着头对着天空, 闭着眼睛唱着‘花呀’‘月呀’‘爱人呀’来欺骗自己, 麻醉别人的所谓‘爱美 诗人’的桂冠, 我是一定不敢领受的。 但是, 假如那一项桂冠是预备赐给一个‘理 想诗人’的, 他的眼睛是睁着的, 朝前的, 所谓他的诗——影片——是充满朝气, 不避艰苦,不怕谩骂,一心把向上的精神向颓废的受苦的人们心里灌输,……我 是极盼望那一顶‘诗人的桂冠’,愿意永远地爱护它!” 资料来源:新京报 通过孙瑜接受“诗人桂冠”的表白,结合孙瑜导演的作品,你对孙瑜及其电 影创作有何感悟? 案例二: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曲折奔流的“一江水” 电影 《一江春水向东流》 被赞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影片”“现实 主义电影的里程碑”和“中国电影史上叙事电影的高峰”。在旧中国电影史上, 没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在制作过程中经历过那么多磨难,放 映后又如此叫好、叫座。 影片导演蔡楚生 1931 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相继执导了《渔光曲》《新女 性》《迷途的羔羊》等一系列优秀影片。抗战爆发后,他又积极拍摄了不少反映 日寇侵华的电影,蛰居香港仍遭到日军搜捕。 他不得不夹杂在难民队伍中颠沛流 离,辗转于桂林、柳州等地,并于 1944 年到达陪都重庆。蔡楚生在抗战期间目 睹了日军的所作所为,为了揭露这些暴行,鼓舞中国爱国青年,他决定创作《一 江春水向东流》这部作品。他不满足于自己逃难期间的所见所闻,不顾生活的贫 困和身体的虚弱,四处寻访逃难的人民,了解他们的疾苦,还特别注意从报刊中 收集文字、 照片资料, 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使影片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1946 年夏剧本创作完成,他的身体也累垮了,一直低烧咳嗽,于是他请郑君里 一起执导这部影片。 由于经费不足、 物资和设备缺乏的缘故, 影片在拍摄期间常常不能搭建出拍 摄所需的布景, 如“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的战争场面,上海沦陷前后的战争和 人民纷纷逃离的战乱场景,南京被攻陷时的战争场景等。影片在断断续续的拍摄 中艰难地行进着,整整拍了一年才完成。当时, 全体剧组人员只有一个共同心 愿:再苦再累也要将《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成,上至导演下到群众演员,都全情 投入到工作中。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几个日本兵用枪硬逼着一群贩米的老百姓跳进河 里。这个镜头是在制片厂后面一条臭水沟里拍摄的,当时正值深秋,沟里的污水 又臭又凉。 为了照顾后期的剪辑角度,扮演老百姓的演员一次又一次地跳进污水 中,每隔几分钟上来,换去湿衣,呷口酒暖暖身子再跳下去。片中还有一个素芬 在倾盆大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的镜头。当时自来水供应不上,不能制造人工雨, 只得抽臭水沟的水来应景,饰演素芬的白杨忍着难闻的气味,拍了一遍又一遍。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 10 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 浓缩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中, 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的纷繁动荡,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夏 衍给影片以高度评价:“要是中国更多一点自由,要是中国有更好一点设备,我 们相信你们的成就必然会十倍百倍于今天。 但同时也就因为你们能在这样的束缚 之下产生出这样伟大的作品,我们就更想念起你们的劳苦,更感觉这部影片的成 功。” 1947 年秋,历尽磨难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得以上映。尽管当时上海 秋风萧瑟、阴雨绵绵,但各大影戏院门前却出现了“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 人踩进戏院大门”“满城争看一江春”的壮观场面。 影片在上海首演时一连上演 了 3 个多月,并荣登 1947 年由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评选出的“国产十部最佳影 片”之首。影片发行到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之后,也创下高票房的纪录。 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通过观看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结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一江春水向 东流》这部史诗性银幕巨作的理解。 案例三:案例三:左右翼电影人围绕“软性电影”展开的论争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中期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中, “软性电影”理论以直 言不讳地标榜艺术第一而独树一帜。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他们与左翼影评人 的观点根本对立,因而双方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 “软” “硬”之争,成为 当时引人注目的电影景观。 “软性电影”的说法最早出自黄嘉谟( “软性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之口, 1933 年 12 月 1 日黄嘉谟在《现代电影》第 1 卷第 6 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 就叫《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 。他在文中说: “电影是软片,所以应该是软性的! ” 这句话被认为是对“软性电影”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概括。 除黄嘉谟外, “软性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刘呐鸥、穆时英、江兼霞等, 他们以《现代电影》和《晨报》等报刊为主要理论阵地。他们论述的侧重点不尽 相同,观点也并不完全一样,但其原则立场和基本精神是相近的或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 “软性电影”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以保护新生电影自居,强调 艺术特性,强调形式作用,强调娱乐功能,带有某种唯艺术的理论倾向。黄嘉谟 说: “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 ”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电影 的社会功能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在他们看来,既然电影的主要功能是娱乐人生, 所以影片的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 “如果电影一旦隔开了趣味性,变成生硬的东 西,它便完全失去它的效用,观众便要裹足不上影戏院去了” 。他还说,为了使 观众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描写“灾难病死虐待等等社会黑暗面的压迫,或是失 业贫乏等难题”的影片, “还是少摄为妙” 。显然,在他看来,无论是在表现内容 上还在社会效用上,电影都是软性的。 “软性电影”论的这些代表人物极力抵制和反对“硬性电影” ,批评左翼电 影创作和电影批评,认为那只是生硬的意识和空洞的说教,使原本“软性”的电 影变成了“硬性” 。他们倡导要拍摄“柔和透明的软片” 。他们认为,如果把电影 当作宣传品,就象给一杯原本清凉可口的冰淇淋掺上了色素,观众吃了,不仅毫 无愉悦可言,反而有害身心健康。 左翼电影人对“软性电影”理论进行了抨击。指责那些“眼睛吃冰淇淋的贩 卖人”是“有意地叫观众忘记现实,忘记敌人的侵略和屠杀,忘记民族英雄的浴 血斗争” ,而使人们“迷醉于男化女、女化男的各种胡闹的玩意里”(指“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