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技术交底
1 技术交底记录表 交底单位: 编号: 名 称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交底 交底类型 施工技术交底( ) 安全技术交底( ) 交底人 职务(岗位) 地 点 时 间 接受单位 交 底 主 要 内 容 1、工程概况 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范围集中在珠海市前山河流域 (香 洲片区) ,南起马骝洲水道,北至 G105 与 G0425 交汇点,南北直线跨度达 18km,东 西最大宽度约 14km ,涉及到南屏镇、拱北街道、梅华街道、前山街道、湾仔街道和 一体化区,总面积约 114.35km2。 本单位建设内容主要为四工区南湾片区(南屏镇与湾仔街道)的正本清源及雨 污管网工程、面源污染整治工程、排洪渠截污工程、涌渠清淤、泵闸调度工程、污 水泵闸改造扩建工程、污泥处理站、污水厂调度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等。 2、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性质,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只有暗渠清淤作业与管内作业,具体施 工方法如下。 2.1 暗渠清淤流程 施工准备→安全技术交底→暗渠通风→暗渠气体检测→围堰修筑及降排水→ 暗渠气体检测→暗渠内作业。 (1)作业前,应先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 警示标识。 2 (2)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地面作业人员 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少满足《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B20653-2006)规定的 1 级要求,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 服》 (GB20653-2006)规定的 3 级要求。 (3)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关于道路作 业的相关规定。 (4)作业前,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 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 (5)作业前,还需对暗渠内围堰修筑及降排水。 1)进行现场勘察,查看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另外选择好围堰用取土场地、准 备好编织袋及其他有关工具、材料。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开挖放坡程度及留出工作面,并测定出围堰位置。 3)编织袋装土为袋容量的75%左右, 并用麻绳或绑扎丝缝好袋口。 土袋投放前 尽可能清除暗渠底部的块石、树根、杂草等,以减少渗漏;投放土袋时不宜采用抛 投,应采用顺坡滑溜的方式,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可能堆码整齐,以增强 围堰的整体稳固性。在水中投放编织袋,可用一对带钩子的杆子钩送就位。外侧丝 袋可装小卵石或粗石子以避免流水冲刷。编织袋应顺波送入水中,以免离析,造成 渗漏。为了增强土袋抗水流冲刷,防止土袋随水流滑移,必要时可在土袋外侧间隔 一定距离打入几根松木桩或预埋好用于加固土袋的拉结铁丝网或钢筋等拉结件。堰 堤的宽度、坡度应视水的深度和流速而定。 4)编织袋堆码到一定长度时,要注意及时填筑抗渗性能较好的土(粘土) 。在 填筑(粘土)时不要直接向水中倒土,而应将土倒在已露出水面的堰头上,避免堰 堤坍塌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为此筑土时,应同步进行夯实,以减少渗漏,加强堰堤 的强度和稳定性。 5)待围堰结束后,视水流的流速大小,必要时用防水布将围堰外侧进行整体 包封,防水布要保证一定量的搭接长度,以减少渗漏,避免编织袋、筑土被水流冲 刷流失。防水布的河床端和堰顶端,要用土袋压牢,以免被流水冲刷走或被风吹 3 跑。 6)为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围堰结束后应派专人对堰体随时进行 观察、测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6)开启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前,应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 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7)作业者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 (8)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在 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 气体进行检测。其中,有毒有害气体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9)测点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检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 3 个; 2)上、下检测点,距离地下有限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应超过 1m,中间检测点 均匀分布,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8m。 3)监护检测点应设置在作业者的呼吸带高度,不应设置在通风机送风口处。 (9)采用人工清淤部位。首先加强箱涵内通风,箱涵清淤前先安装移动式风 机对洞内进行通风处理,按检查井距离、涵内空间大小、空气流通性、作业人员数 量等因素选择风机参数,确保供风量,风带接至施工作业面,保证作业面风速控制 在 1m/s~3m/s 之间,确保洞内空气清新。 (10)每次进行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洞内气体浓度进行监控,为了准确测量 箱涵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现场配置两种不同品牌的气体检测仪,且必须配置泵吸 式检测仪作为主要监测手段。检测仪由箱涵清淤安全员随身携带,每 20min 进行一 次检测,并将结果填入箱涵有毒有害气体监控数据记表。 (11)箱涵清淤人员进入施工作业面前必须穿戴好防护工具、如防水工作服、 氧气面罩、长管式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作业人员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尼龙衣物 下涵作业。 (12)淤泥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H2S,因此,箱涵内禁止吸烟、出现明火 或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所有照明设备及进箱涵线路必须进行改造,采用电缆必须 4 采用阻燃、防爆电缆。 (13)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并做好有限空间 作业人员进出登记,由作业部位安全员监督执行,同时安全主任等安全责任人随机 抽查。 2.2 管道内作业流程 施工准备→安全技术交底→井室或管道通风→井内气体检测→堵水、抽水→井 内气体检测→管道清理→管道内作业。 (1)作业前,应先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 警示标识。 (2)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地面作业人员 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少满足《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B20653-2006)规定的 1 级要求,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 服》 (GB20653-2006)规定的 3 级要求。 (3)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关于道路作 业的相关规定。 (4)作业前,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 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 (5)开启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前,应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 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6)作业者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 (7)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在 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 气体进行检测。其中,有毒有害气体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8)施工前对附近管道进行临时降水,把现有管道内的水降至最低点。 (9)管径小于 0.8m 的管道人员不得进入管道内作业。管内流速大于 0.5m/s 及水深大于 0.5m 或充满度大于 50%的管道,作业人员不得进入管道内作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