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相气十法、五色主病
中医望诊:相气十法、五色主病 中医望诊:相气十法、五色主病 心香一瓣_新浪博客 摘自《望诊遵经》清朝汪宏著 相气十法提纲 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 知十法之纲领. 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 何谓浮沉. 色显于皮肤间者. 谓之浮. 隐于皮肤内者. 谓 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病自 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此以浮沉分表里 也. 何谓清浊. 清者清明. 其色舒也. 浊者浊暗. 其色惨也. 清 者病在阳. 浊者病在阴. 自清而浊. 阳病入阴. 自浊而清. 阴 病转阳.此以清浊分阴阳也. 何谓微甚.色浅淡者谓之微.色深浓者谓之甚.微者正 气虚. 甚者邪气实. 自微而甚. 则先虚而后实. 自甚而微. 则 先实而后虚.此以微甚分虚实也. 何谓散抟. 散者疏离. 其色开也. 抟者壅滞. 其色闭也. 散 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 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此以散抟分久近也. 何谓泽夭.气色滋润谓之泽.气色枯槁谓之夭.泽者主 生. 夭者主死. 将夭而渐泽者. 精神复盛. 先泽而渐夭者. 血 气益衰.此以泽夭分成败也. 盖十法者.辨其色之气也.五色者.辨其气之色也.气 者色之变.色者气之常.气因色而其理始明.色因气而其义 乃着.气也色也.分言之.则精微之道显.合观之.则病症 之变彰.此气色之提纲也.经曰.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 意弗去.乃知新故.其是之谓乎. 色以润泽为本 盖闻博以穷理.约以知要.色脉之变.虽有万殊.理义 之旨.初无二致.特不求其本.斯散而无纪矣.何则.灵素 论脉.以胃气为本.望色.以润泽为本. 凡诊脉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凡望色润泽者生.沉 夭者死.然则色之润泽.岂非犹脉之胃气乎. 经言. 青如翠羽者生. 赤如鸡冠者生. 黄如蟹腹者生. 白 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以其血色虽 变.而犹有润泽也.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煤 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以其 血色已变.而更无润泽也. 夫润泽之有无.犹胃气之有无也.盖脉之胃气.脉之神 也.色之润泽.色之神也.脉贵有神.色亦贵有神也.色脉 虽殊.其源无二.实决死生之大要.察病症之先务.因举一 言以蔽之曰.色以润泽为本. 盖润泽者.血气之荣光明者.润泽之着.有血气即有润 泽.有润泽即有光明也.夫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 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合言之.而气 色之见不可离.分论之.而气色之辨不可混.何也.脉以胃 气为本.色以润泽为本.法异而理同也. 五色主病提纲 窃思经言.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非特明其色.且 明其病也.亦非特明其色.明其病.且明其病之应乎色.色 之主乎病也. 何以言之. 肝色青. 心色赤. 脾色黄. 肺色白. 肾 色黑. 肝病者. 两胁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怒. 虚则目 KT KT 无 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气逆则头痛.耳聋不 聪.颊肿.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 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脾病者. 身重. 善肌肉痿. 行善 . 脚下痛. 虚则腹满. 肠 鸣飧泄.食不化. 肺病者. 喘咳逆气. 肩背痛. 汗出. 尻阴股膝髀足皆痛. 虚 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 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此五脏之病证.五色之所主也.肝合胆.心合小肠.脾 合胃.肺合大肠.肾合三焦膀胱. 胆病者.寒热.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 人将捕之.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 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 饮不下. 大肠病者. 肠中切痛. 而鸣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 即泄. 当 脐而痛.不能久立.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 留即为胀.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 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 此六腑之病证.五脏之所合也.析而言之. 脏主里. 腑主表. 色之沉者病在里. 色之浮者病在表. 是 脏腑表里之分也.脏为阴.腑为阳.色之浊者病在阴.色之 清者病在阳.是脏腑阴阳之分也.脏有虚实.腑有虚实.色 之浅淡者为虚.色之深浓者为实.是脏腑虚实之分也.如是 而知脏腑之为病.气色之所主.亦可见其色知其病矣.然而 有时相应.有时不相应.何也. 盖脏腑有盛衰.气色有生克.太过则薄所胜而乘所不 胜.其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灵枢 曰.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是则一隅三反.亦 可推测而知. 此皆主病之提纲也.(善肌肉痿. 千金肌作饥. 甲 乙作苦饥肌肉痿. )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 摘自《黄帝内经·灵枢》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 也。 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 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 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 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 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 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 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 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 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 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 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 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 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 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 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 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食之间甚,奈何? 黄帝曰:其色麤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 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 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 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 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 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 也,别之奈何? 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 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 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 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 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 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 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 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