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讲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第三章? ?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学时)?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从中国的家族、婚丧礼俗等方面来认识中国的社会习俗。? 教学内容:?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礼仪是一整套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 廷法典小到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繁琐、细密、等级森严、包罗万象的文化思想体系和 政治体系。到了近代,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到仅指礼节仪式。? 第一节? ? 中国传统的五礼? 一、吉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家的 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 祀天神,指对上帝、日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指对社稷、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 祭祀人鬼,指对先王、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 、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古文献记载,虞 舜、夏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称为“类” 。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 子” ,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只有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 “圜丘祀天”——是周代祭天的正祭。圜丘是一个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 所以建圆形的祭坛祭天,建方形的祭坛祭地。圜丘祀天于每年的冬至日在国都南郊举行, 故又称“郊祀” 。祀天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政治宗教活动,祀天之日,天子身着饰有日、 月、星、辰、山、龙等图案的衮服,外着大裘,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插大圭, 于清晨率百官来到郊外。鼓乐声中,天子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报知 天帝降临享祭。然后,由周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和玉帛等祭品一起放 在柴垛上,天子点燃积柴,烟火高高升腾于天,让天帝嗅到气味,称为“燔燎” 。最后, 祭祀者分享祭祀用的酒醴,称为“饮福” ,天子把祭祀用的牲肉分赐给宗室臣下,称“赐 胙” 。? ? 、祭地? 大地吐生万物,哺育人类,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代,土地是人们生活可依赖的唯一 的重要的生活资料,人们视土地为人类和万物的母亲,故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并 把它作为神灵来崇拜。对于统治者来说,土地的占有又是获取政治权力的基础,所以, 祭地同祀天一样成为国家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 方丘祭地——是祭祀地神的正祭。 古文献中的土地神称 “地祗” 或 “社” , 祭礼叫 “宜” 。 方丘,即四周环水的方形祭坛,象征四海环绕大地,每年夏至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 方丘举行祭地大典。祭地礼仪与祭天礼仪大致相同,只是祭地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挖 坎穴把祭品埋入土中。祭地所用牺牲取黝黑之色,玉为黄琮,取黄色象土,方形象地之 意。? 四望山川——即祭祀名山大川。祭祀山川,亲至其地而祭,称为“祭” ;因山川距离 遥远,远望山川而祭之,则称之为“望” 。古代,多在国都四郊各建一坛,望祀一方的名 山大川。古代的名山大川主要有: “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 “四渎” (江、济、河、淮) 、 “四海” (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贝加 尔湖) 。正祭之外,国家遇有大事,如重大军事行动、凶灾变异等,也要举行望祭。? 封禅——是古代帝王于泰山上祭告天地的典礼。 “封”指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 报天之功; “禅”指在泰山下小山(指粱父)上除地,报地之功。 “封禅”是古代特别隆 重而又难得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只有改朝易代或帝王自认为世治国盛之时才有可能 举行。由于这一隆重的典礼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历史上行封禅之礼的帝王屈 指可数,有确凿史料记载的封禅帝王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 人。除泰山以外,历史上只有武则天于天册万岁二年(???)登封嵩山,禅于少室。? ? 、宗庙祭祀? 在宗法制度影响下,敬天祭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大事。周代已确立了宗 庙祭祀制度?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于太祖 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始祖以下,父 曰昭,子曰穆,依次左右排列下去。对于除始祖之外的渐渐远去的“亲尽”之庙则实行 “毁庙”制度,即把远祖的神主移入“祧庙” ,藏在石函或专设的房间里,合祭时才拿出 来与其他的远近祖先一起进行总祭。南宋以后,随着宗族祠堂制度出现,祭祖活动更加 分散和放宽。清代,庶人可以祭父、祖、曾、高四代祖先。? 二、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联络感情之礼。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 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 ”? ? 、燕飨之礼? “燕”通“宴” ,即宴饮之礼。 《周礼》 :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燕飨之礼, 是古时王室以酒肉款待宾客之礼,飨礼在太庙举行,虽设酒肉,但并不真的吃喝,牛牲 “半解其体” ,也不煮熟,不能食用。飨礼规模宏大,重在仪式,用以明君臣之义、贵贱 等差;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之后即可开怀畅饮。 ? ? 、冠笄之礼? 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礼仪。男子加冠后就被承认为成年男子,从此有执干戈 以卫社稷等义务,同时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拥有的权力。行冠礼的年龄,一 般为 ??岁。加冠在古代是人生一件大事,一般在宗庙里举行,由父或兄主持。冠礼前, 要以蓍草占卜,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冠礼时, “宾” (主持人)要给受冠者加三种形式 的冠:先加缁布冠? 用黑麻布做成? ,表示从此有治人特权;其次加皮弁? 用白鹿皮制成? , 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 用葛布或丝帛做成??,表示从此有生人之权。加冠后, “宾”还要给冠者取“字” 。?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古代女子在 ??岁许嫁时举行的成人礼仪叫“笄礼” 。 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负责加笄的是女宾。女宾将笄者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 着髻。加笄后也要取字。女子到了??岁,即便仍未许嫁,也要举行笄礼。? ? 、宾射之礼? 射即射箭。射箭是原始人类征服野兽,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比 试射箭娱乐宾客的习俗。周人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大射是天子、诸 侯祭祀前为选择参加祭祀的贡士而举行的射礼;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 的射礼;燕射是天子与群臣燕息之时举行的射礼;乡(飨)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 而举行的射礼。射者要目的明确,姿势和谐,容仪进退要合乎礼节,动作要和于乐歌节 奏。如果庭院不够宽敞,不足以张弓比箭,便以“投壶”代替弯弓。主宾手执箭矢,投 入壶中为胜。? ?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是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常以乡 饮酒礼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汉代乡饮酒礼与郡县学校祀先圣先师之礼同时举行。唐代 科举取士以后,地方长吏即以乡饮酒礼招待,后代发展为鹿鸣宴。明清时期,乡饮酒礼 在孟春正月及孟冬十月举行,并伴有“读律令”和训诫致词的内容,对民众加强控制的 目的更为明显。? 三、宾礼? 宾礼即接待宾客之礼。 《周礼》 : “以宾礼亲邦国” ,宾礼是用来加强王朝与诸侯国及 诸侯国之间联系的礼仪。后世将皇帝遣使蕃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 入宾礼。? ? 、朝觐之礼? 朝觐之礼指诸侯藩国朝见天子的礼仪。诸侯拜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