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飞向蓝天的恐龙
飞向蓝天的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照逻辑顺序思考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通顺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提示说明恐龙一支的演变过程;采用删减比较等方法 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仿照课文第 4 自然段中介绍恐龙庞大家族部分的写作方法写一段 话(用两分法介绍某种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抓住重点词句分 析课文的能力,具备了理解、分析、归纳、朗读的能力,能自主表 达自己的观点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但是,这篇文章隐含的逻辑 性很强,学生又缺乏丰富的科学知识,对于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 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作为课前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语言文字 的体会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结合提示说明恐龙一支的演变过程;采用删减比较等方法理 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第 4 自然段中介绍恐龙庞大家族部分的写作方法写一 段话(用两分法介绍某种事物)。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回顾导入(科学结论) 1、齐读课题。 2、在我们看来,庞大凶猛的恐龙和轻灵小巧的鸟儿之间没有任 何联系,真可谓“毫不相干”,但是,一个令人毋庸置疑的科学结 论中却将这样毫不相干的两种动物联系到了一起,是怎样的一个科 学结论呢?(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 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什么是“恐龙的一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这个词可以 去掉吗?为什么? 4、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这类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严 谨。(再读结论)那么,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到的呢? 【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 备。】 活动 2【讲授】精读课文 一、明确科学结论形成过程 学生交流,明确得到结论的完整过程(相机板书) 发现假说依据推测结 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科学结论形成的过程,以便更加清 楚地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提出假说、寻找证据) 早在 19 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发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 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发现,科学家们提出了怎样的想法?从课文 中找一找答案。 1、提出假说 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一个词概括科学家的想法。假说是什么?(没有被证实的说 法) 2、寻找证据 为了证实这一科学假说,科学家们四处寻找证据,他们究竟发 现了什么呢? ①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 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 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欣喜若狂”的字面意思? (观察辽西的恐龙化石图)思考:是什么让科学家们这么兴 奋? 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 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研究者为了验证这一假说,长时间以来,挖掘到了不少的恐龙 化石,在众多的恐龙化石当中,为什么称这块化石为“点睛”之笔 呢?(19 世纪,古生物学家们就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 说,却始终缺少有力的证据,所以研究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 直到 20 世纪末,在辽西的这一重大发现,无疑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 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 那么,恐龙中的一支究竟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一同穿 越时空隧道,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设计意图:分析“提出假说”和“寻找证据”环节,同时通 过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等方法重点理解“欣喜若狂”和“点睛之 笔”的含义。】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学习两分法: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 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想来看看这个庞大的家 族吗?(观看有关恐龙的录像) 2、这样形态各异的恐龙家族,都有什么样的恐龙,你能为我们 介绍一下吗? 3、作者是怎样为我们进行介绍的?(出示句子)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 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 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 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 可爱,以植物为食。 概括作者介绍不同种类恐龙时的角度。 再读文字,读出恐龙的形态各异。 (二 )学习猎食性恐龙的演变过程 这么庞大的恐龙家族,最终都演化成了鸟儿吗?那么,是哪一 类恐龙飞向了蓝天?(猎食性恐龙)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第 4 自然段,用直线画出猎食性恐龙的演 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猎食性恐龙演化的思维导图。 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古生物博物馆的解说员,你怎样把这一演化过程 活灵活现地讲给我们听? 这一演化过程只是科学家的—推测,为什么管这一过程叫做“推 测”呢?(出示句子)找一找,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准确? (三)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漫长: 猎食性恐龙逐渐变得骨骼中空、身体轻盈;它们在树木 间跳跃,在地面上奔跑,慢慢具备飞行能力;从陆地霸主到天之骄 子,经历了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作者说(引读)--恐龙 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 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 天地。 ①毋庸置疑是什么意思?(不必怀疑) ②课文中是什么让人毋庸置疑呢? ③与“推测”进行对比,再次体会用词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例子帮助学生学习运用两分法介绍事物 的方法;结合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明确猎食性恐龙的演化过程,并训 练学生表达能力;运用对比理解、铺陈等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作者用 词的准确性。】 活动 3【练习】课堂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用词都经过反复的推敲,这 样准确地使用词语很值得我们学习,而作者的写作方法也很值得我 们借鉴。(回顾两分法) 2、运用两分法介绍动物。(小练笔) 经过漫长的演化,鸟类已经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有些则;有 些,有些则。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巩固用两分法介绍事物的方法;激发 学生的科学探索欲。】 活动 4【讲授】总结提升评论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 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科学工作者把恐龙和鸟类这两种毫不相干的动物联系到一起, 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这是—异想天开;仅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科学是一个 求实的过程,这叫—事实求是。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未解之 谜,让我们抱着这样的科学态度,一起投入到无穷的科学探索当中 去。 【设计意图:体会科学工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艰苦的工作过 程,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 活动 5【作业】布置作业 1、完成小练笔。 2、把猎食性恐龙的演化过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