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设计实操案例
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设计实操案例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设计实操案例 本文详细列举了搞定仓库运作所需的各方面经验知识,相信读过之后会对您的工作产 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和有价值的帮助。 0101、明确职责、明确职责 在一个进出频繁的仓库,很多不同的岗位都会对货物的数量变化产生影响。 比如叉车司机会整托整托地进出货物、仓管员(拣货员)会对零散货物进行拣选、搬 运工会进行装卸堆码操作、质量控制员会抽检或隔离(释放)产品…… 他们的日常工作都跟货物打交道,若是没有界定清楚各自的职责,就会相互影响及至 发现数量短少时相互推卸。 应明确划分各个岗位对库存精确性的职责。 比如搬运工只允许在装卸区域作业,发生破损或发现数量不足时不准私自进入仓库搬 几箱货补上,必须通过现场管理人员记录后安排;仓管员对自己拣选的货物负责,每 一件进出都要求记录在案;叉车司机对整托货物负责,完成每个库位的进出后都要做 到及时登记…… 0202、梳理流程、梳理流程 对于仓库进出和移动货物的所有操作,应做一次完整的梳理,清晰了解每一次货物的 移动用什么方式来及时记录,是手写单据、货位卡、仓库管理系统还是扫描枪或其他 工具,如果梳理过程中发现有缺失或不有漏洞的地方,才能想办法补上,而不会在最 后发现有大的差异时,找不到某个中间环节的记录,最终没办法解决。 0303、检查机制、检查机制 一边操作、一边还要记录,难保在某些时候会有疏忽,或者产生意外,这就需要我们 建立检查纠错的机制,而且这种事后的机制不能跨度太久,一定要快速高频,才能及 时发现问题,找到原因。 比如每个操作人员在交接班前要完成自己作业过的库位、品种相关的数量核查、现场 管理员要每天做一次盘点(至少高货值的品种)、仓库主管要定期进行抽盘,对比系 统数与现场实物数、手工记录数是否一致。 账、物、卡三者一致本来是仓库管理的基本要求,但现代仓库储量越来越大、品种越 来越多、周转越来越快的背景下, 必须做到这三点, 才能管理有序, 保证库存精确性, 不至于造成损失。 仓库容量大了、 品种多了、周转快了,要保证遵守仓库管理的基本原则就不那么容易, 比如最重要的一条“先进先出”原则。 对于收货方来说,你总不希望一直收到的货都是一个月内的,某天突然发现收到的货 竟然是半年前的吧?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说不定都快过期了。 但对于仓库管理方来说, “先入库的要先出库”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 0404、系统控制、系统控制 完全依靠人去执行制度,总是会存在漏洞的,最好有系统来控制。 在拣货、发货操作时,系统自动指派旧批次的库位;在出库扫码时,吧枪自动提醒此 SKU 是否为最旧批次;任何不按FIFO 操作的记录都会被禁止或者当作异常数据来处 理,才能防止人为的疏忽或偷懒。 设施辅助。以前的库位设计很多属于更多考虑存储,较少顾及多批次、少批量操作的 需求,现在仓库要“运动”起来了,之前的库位(尤其是驶入式货架)就开始拖后腿 (同一巷道中多批次时只能“后进先出”,如下图,单批次时又可能造成存储空间的 浪费)。 仓库管理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仓储设施能够辅助解决运动起来的问题,其中横梁式 货架、重力式货架、两头分别进出的穿梭式货架等都有助于做到FIFO 的要求。 以重力式货架为例,货架入库的一头高,出库的一头低,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每一托货 滑动到出库的巷口,整个巷道的货物自然就是先进先出的排列了。 先进先出原本是仓库管理的基本要求, 但在现代仓库发货要求的批次变多、 批量变少、 周转变快的背景下,要考虑从标准、系统和设施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守住仓储管 理原则,不至于变得混乱、造成损失。 0505、资源计算、资源计算 首先要了解整个运作过程中需要哪些资源,比方说要有仓管员将货从仓库中拣选出 来、要有叉车司机把拣选好的货叉到车上、要有搬运工站在货车上堆码; 其次要测算资源的理论效率, 根据行走路线、 行驶距离、码货速度等算出分拣、 叉车、 搬运的效率; 最后要计算运作的资源数量,把待作业的货量除以各资源的效率,再加入一些经验值 (比如工人要喝水、上厕所、叉车换电池等时间),就能算出来需要几个仓管员、几 个叉车工、多少搬运工了。 0606、作业时序、作业时序 算出了作业的资源需求量,只能说明这些资源是能够完成总的作业量的,但还是有可 能产生卡顿,即要加班加点才能做完,特别是几种资源各自为战的情况下。 如果每个岗位只关注自己的作业完成,比如仓管员在30 分钟内拣完了 3 单货;叉车 司机也在 45 分钟内完成了这 3 单的叉货。 而搬运工要将这 3 单全部码完,花了近60 分钟,对于整个仓库资源来讲,差不多要 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因为仓管员在15 分钟内有一半时间去干别的活了,从30 分钟 时再开始拣第二单货。 而叉车司机在叉完订单1 的货时,等不到订单2 的货,又去跑到别的仓库去了…… 于是越是后面的环节,越容易卡顿,把时间拉长。 正确做法就把作业时序考虑得很清楚,每个环节都紧密衔接下一个环节,比如搬运工 在码订单 1 的货时, 叉车司机已经在备订单2 的货了, 而仓管员正在分拣订单3 的货, 所以整套作业下来,没有卡顿时间,不到45 分钟就完成了。 0707、整体配合、整体配合 作业资源数量算够,时序排清,还不够,因为作业仍由不同的工种分别完成,只要衔 接上不够紧凑,依然会有少量卡顿的。非红分享一种团队配合的模式,就是将作业所 需的各种资源分组,而不是单独作业。 譬如前面算出来一天的仓库资源需求是6 个仓管员、 6 台叉车、 12 个搬运工,那么 把他们分成 6 组,每组 1 个仓管员、 1 个叉车工、 2 个搬运工,每一组同时处理的订 单就不会太多而造成混乱, 人少亦容易沟通, 按前面提到的作业时序方式, 相互配合、 互相提醒,就很容易达到时序方式二的整体效率。 0808、列出损耗点、列出损耗点 首先要让仓库人员集体讨论,梳理仓库管理的流程,从入库到出库整个过程中,哪些 点有可能产生损耗,将这些点列出作为损耗点的集合(正常应该有几十个点); 其次要统计历史数据, 根据损耗原因进行分类, 看每个损耗点分别发生过多少损耗值; 最后要确定出第一步的每一个损耗点占整个仓库损耗的百分比,因为第二步历史数据 的记录往往没有那么明细(通常只备注几个大类如存储不当原因、搬运原因、系统原 因等…),需要仓库人员根据手工统计或经验分摊到几十个损耗点上。 0909、设定防损标准、设定防损标准 算出了每个损耗点的损耗值和百分比,我们需要明确作为防损的标准,应该控制在什 么样的损耗范围。 仓库零损耗是过于理想的标准, 不如制定相对合理目标, 逐步改善。 防损标准有两个,一是目标值,二是防损的操作标准,总体看就是为了控制在目标损 耗值以内,我们应如何规范仓库的操作标准。 明确流程 首先要有清晰的产品隔离流程,流程中必须明确相关岗位职责、隔离的操作要求、检 查标准。 职责中重点得提到谁去做产品隔离,比如从流程上来看,最早发现产品可能有问题的 是质量管理部门,那么第一时间在仓库管理系统中将产品做系统隔离(状态修改成‘不 可发’或“冻结”)的应该是质量部门,然后邮件紧接着电话告诉物流部门把这批产 品进行物理隔离。 这条特别适用于产品下线时默认系统状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