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 算,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下,可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 企业应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所允许采用的会计政策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 策,并正确地运用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相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 (二)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若法律或会 计准则等行政法规、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使得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改变原选用的会计政策。 (三)会计政策变更一般采用追溯调整法,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 定,会计政策的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在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变更当期的期初留存 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如同新的会计政策在一开始时就采用,但不需 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在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会计政策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及未来各 期,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四)企业应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根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作出合理的估计,如果由于赖 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及以后的发展变 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五)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不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也不需 要计算会计估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六)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时,采用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七)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 核算的正确与完整,并对外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核算的 差错,应当区分本年度和以前年度,属于本年度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本年度会计 报表相关项目;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会计差错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 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对于发现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无论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 的,均作为发现年度的事项处理,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及以前年度会计差错,按《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 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企业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如涉及损益,应通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及 其相关科目核算,并将调整的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转入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如不影响损益,则在相关科目中进行调整。 二、说明 (一)关于定义 1.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 方法。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所制定的、适 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 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谨慎原则 是《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企业在具体运用谨慎原则时,如对 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情况下,是按投资总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还是按投 资类别式单项投资计提,属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具体原 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也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纳的会计政策,通常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其需要披露 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1)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 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会计政策是否一致等 等。 (2)外币折算,是指外币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例如,外币报表 折算是采用现行汇率法,还是采用时态法或其他方法。 (3)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的原则。例如,建造合同是按完成合同法确认收入, 还是按完工百分比法或其他方法确认收入。 (4)所得税的核算,是指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是 采用递延法,还是债务法或其他方法。 (5)存货的计价,是指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例如,企业的存货是采用先进先出法, 还是采用其他《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计价方法。 (6)长期投资的核算,是指长期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 的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7)坏帐损失的核算,是指坏帐损失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企业的坏帐损失是 采用直接转销法,还是采用备抵法。 (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 (9)其他,是指无形资产的计价及核销方法、财产损溢的处理、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 理等。 2.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 判断。企业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企业延续不断的营业活动人为地划分为 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 行定期确认和计量。在确认、计量过程中,当记入的交易或事项涉及未来事项不确定性时, 例如,关于未来事项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未来事项的影响或时间的不确定性,必须 予以估计入帐。 下列各项属于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 (1)坏帐; (2)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 (3)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与净残值; (4)无形资产的受益期; (5)递延资产的分摊期间; (6)或有损失; (7)收入确认中的估计,等等。 3.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指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变更年 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假设 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 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的差额。本准则所指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 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本准则所指的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各项目。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4.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 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在追溯调整法下,应计算会 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也相应进行调整。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几步构成: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相关的帐务处理; 第三步,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第四步,附注说明。 采用追溯调整法时,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包括在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中;如 果提供可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