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公共共经经济济学学重重要要知知识识点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第一章 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一、资源配置理论(2222)) 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 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 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 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 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 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 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 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 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 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 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 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 经济 第二章第二章 公共经济主体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一、主体(61-6861-68)) 一)政府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 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 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 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 人部门可以提供。市场经济条件,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产权保障。新公 共管理的发展使私人部门可以广泛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 三)社区三)社区 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 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与社会相比的特征:共同性、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相结 合、关系的紧密性和共生性、功能的专门化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特征:基于生 活聚集区的居民实际需要、协商筹资 四)第三部门四)第三部门 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之外的社会部门。{自愿与强制、公益与私益的划分标 准}。兴起的原因: 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失灵,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失灵,公民自决意识的觉醒。第三 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1、创新优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2、贴近 基层优势,具有减少市场机制的负面效果,超越国家机构的官僚作风,增进人 际和谐的优势和功能。3、灵活优势,第三部门在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上具有很 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便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4、效率优势,在社会 管理与发展的一些空白领域和一些传统上由政府从事活动领域里,第三部门常 常比政府做的更好、更有效。 五)国际组织五)国际组织 国际公共产品是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消费群分布在不同国家的产 品。 国际公共产品产生的原因: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上升 国际公共产品的类别:依附于贸易行为的国际公共产品、被普遍认同的国际法 准则、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集体行为、基于人道主义的国际救护、促进信息沟 通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三章第三章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受益的非排他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只能是占有人才可消费,谁付款谁受益。然而,任 何人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人消费(技术上排他困难,或者排他成本很高,或 者排他产生低效率)。 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 费者不需增加供给成本。(如灯塔等)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 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个人无法调节其消 费数量和质量。(如不拥挤的桥梁、未饱和的 Internet 网等) 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方式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方式 自愿捐赠与成本分担:适合人数较少,合作容易达成的情形。 强制性融资:适合人数较多,自愿契约难以实现的情形。 自愿融资达到最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 可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 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第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 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产品可给彼此带 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的边际效益的可能。但是,在一个 由成千上万人组成的社会中,没有任何人能对其他所有成员的情况无所不知, 因此也会出现隐瞒真实的边际效益和真实边际成本的可能,这时就会出现“搭 便车”的人。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摊的合作性融资 方式,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只有依靠强制性的融资方式来解决公共 产品的供给问题。如政府以征税手段取得资金提供公共产品。 三、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及其纠正三、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及其纠正 外部效应的本质:外部效应就是个体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个体或总体模式的 间接影响所产生的生产或效用函数,它不是发送者的主观愿望,也不受价格体 系的支配 外部效应的特征:外部效应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外部效应产生于决策范围之 外而具有伴随性、外部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外部效应与市场之外的第三 方之间的关联性、外部效应具有某种强制性、外部效应不可能完全消除、外部 效应与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与公共产品一样都可能产生市场供给 不足,但公共产品更为严重。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其产生了外部效应、外部 效应和公共产品都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四、科斯定理与确定产权四、科斯定理与确定产权 私人部门对外部效应矫正是依托科斯产权理论的,主要是两定理: 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清晰的产权界定能使资源配置达到 最优。 科斯第二定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不同的产权界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 置。 产权一般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自由转让权等权利。交易费用一般指 契约的达成和执行所产生的花费。私人部门对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