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1 / 7 2021《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职业理念 01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0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0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2 / 7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 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 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 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04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 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 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 / 7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 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 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 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 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 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 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 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 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 学水平。 教育法律法规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 / 7 【纲要 2】工作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 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 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 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把 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 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 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 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 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 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 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 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 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5 / 7 【纲要 3】战略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 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 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 入学率达到 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 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2.4 年提高到 13.5 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9.5 年提高到 11.2 年,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 2009 年翻一番。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 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 距。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 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 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国家、 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 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 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 50%。现代国民教育 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 有所成、学有所用。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 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 6 / 7 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 平的现代教育。 【纲要 8】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 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 2020 年,全 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 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 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 入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 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 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快 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 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