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标准中级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标准(中级)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标准(中级) 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标准属于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标准体系,是培训 机构开展中级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基本规范。 2. 2.培训对象培训对象 2.12.1 培训对象要求培训对象要求 2.1.1 年龄要求:年龄在 60 周岁以下; 2.1.2 受教育程度要求: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 2.1.3 生产经营要求: 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能 力,示范带动作用较好,有创办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条件和意愿。 2.1.4 其他要求: 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或初级新型职业 农民培训证书可优先参训。 2.22.2 遴选培训对象遴选培训对象 结合主导产业,按照上述要求,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 象库中遴选培训对象。 3. 3.培训目标培训目标 3.13.1 基本素养。基本素养。熟悉农业,热爱农业,愿意以农业为职 业;了解有关涉农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诚实守信,守法经 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标准化生产,自觉维护生态环 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 3.23.2 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经营决策、市场分析与 营销、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组织管理、农业标准化 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创业等 知识和技能;了解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办相关规定、流 程,具有一定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运营管理能力。 3.33.3 产业技术能力。产业技术能力。具有开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能力; 掌握所从事产业的主要生产技术,具有运用先进技术从事专 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能力。 4. 4.培训内容及要求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总课时数 150 学时,其中线下 120 学时,线上 30 学时,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表。 5. 5.培训形式培训形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学习要求,围绕一点两线,结合农 时和生产要求,分阶段开展培训,灵活采取丰富多样的培训 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 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5.15.1 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形式 5.1.1 集中授课:教师集中讲授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点,根据教学内容、学员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学习任 务及要求,引导学员加强自学;针对学员实际问题进行答疑 辅导,组织学员进行互动讨论,鼓励采取参与式、互动式培 训方法。 5.1.2 典型介绍:邀请优秀学员、成功人士等介绍生产经 2 营、兴业创业经验,并组织学员进行总结、借鉴和交流。 5.1.3 案例教学: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把真实情景进行典 型化处理,形成真实可信、客观生动的案例,组织学员对案 例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 5.1.4 模拟训练:利用各类道具,设计情景,就新型经营 主体创办、农业创业资金筹措与效益预测等内容对学员进行 模拟训练。 5.1.5 座谈交流: 组织引导学员开展问题讨论、 经验交流、 专题讨论等学习活动。 5.25.2 现场教学形式现场教学形式 5.2.1 实地观摩:结合讲授的内容,组织学员深入到现代 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现代家庭农场等相关场所进行观摩学 习和交流互动。 5.2.2 技能实训:组织学员到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进 行技能训练。 5.2.3 岗位实践:学员结合本职岗位进行实践,在教师指 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 从业能力和效率。 5.35.3 线上教学形式线上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采取讲座直播、网络教学、 在线练习等方式,组织学员进行实时或在线学习。 5.3.1 讲座直播: 通过广播、 电视、 远程视频等教学手段, 组织学员在当地进行收听收视学习。 3 5.3.2 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员进行在线 学习、在线练习、在线考试。 6. 6.学员考核评价及颁证学员考核评价及颁证 6.16.1 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 6.1.1 过程性考评。在培训全程中,根据学员出勤情况、 遵守纪律情况、课堂学习互动表现、交流研讨发言情况进行 考评。 6.1.2 终结性考评。通过撰写培训心得、编制产业发展计 划、创业计划书、演讲、问答、即兴述评等形式进行考评。 6.26.2 颁证颁证 对考评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证书,记载培训班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学时 数、考核评价结果等,作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和衔接职业教 育的一个依据。线上学习颁发电子培训证书。 7. 7.跟踪服务跟踪服务 7.17.1 项目实施阶段跟踪服务项目实施阶段跟踪服务 7.1.1 跟踪服务内容。根据学习情况及需求,为学员提供 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7.1.2 跟踪服务形式。采取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 卷、组织教师或专家现场答疑、田间地头指导、电话询问、 QQ 和微信讨论、手机短信回复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参训学 员提供线上、线下帮扶指导服务。 7.27.2 项目结束后跟踪服务项目结束后跟踪服务 4 7.2.1 跟踪服务内容。根据参训后学员情况及需求,以农 业相关政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内容为 主,为参训后学员提供经常性的政策帮扶、技术知识更新、 生产经营指导服务。 7.2.2 跟踪服务形式。 采取组织指导教师或农技人员定期 上门指导、田间地头示范操作、外出考察学习、电话询问解 答、QQ、微信答疑、手机短信回复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参 训后学员提供线上、线下帮扶指导服务。 7.37.3 跟踪服务主体跟踪服务主体 项目实施阶段的跟踪服务由有条件的培训机构或学员 产业所在地的专门机构负责;项目结束后的跟踪服务由培训 机构对接当地农技推广体系等公益性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 8. 8.培训基础工作培训基础工作 8.18.1 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 在了解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目标、生产经营主体 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对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 技能水平、 参训需求和政策需求等进行调研,掌握了解学员基本情况, 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做到一班一案。 8.28.2 培训教材培训教材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材建设的 通知》(农办科[2015]41 号)要求,原则上选用农业部统一 开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教材或推荐教材。 8.38.3 培训师资培训师资 5 原则上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中选派熟悉“三 农”情况、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及培训需求;熟 悉成人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农民培训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组 织能力;掌握本行业专业理论,并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8.48.4 培训机构培训机构 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市级以上(含市级)培训机 构开展培训工作。 8.58.5 培训管理培训管理 按照相同产业组建教学班, 每班原则上不超过 50 人, 指 定专人担任班主任或辅导员,建立完善的培训班管理制度; 建立完整规范的纸质和电子培训档案; 围绕培训内容、 方法、 师资、教材、组织管理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员 满意度测评;使用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 模块,及时动态填报有关信息。 附表: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级)内容及要求 6 附表 生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