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题四皓庙一作题商山庙赏析翻译
题题四皓四皓庙庙(一作(一作题题商山商山庙庙)) 唐代 卧逃秦乱起安刘,舒卷如云得自由。 若有精灵应笑我,不成一事谪江州。 这是一首关于: 的诗 翻译 赏析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 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 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 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 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 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 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 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 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蜗 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即以宋人 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宋人周必大指出: “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 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 于乐天忠州之作也。”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 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 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 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 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 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 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 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 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 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大历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 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轶事典故 爱恋湘灵 白居易 11 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 徐州符离。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 4 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 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 19 岁、湘灵 15 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 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 27 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 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 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 17 年的相处和 8 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 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 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 29 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 10 个月,恳切向母 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 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 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 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 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 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 8 年里,母亲再没让白 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 37 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 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 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 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 44 岁,湘灵也 40 岁了,但 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 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 53 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 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 35 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樊素小蛮 在杭州刺史位上,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 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 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 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 而返。 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 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 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 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用酒来排 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 除九天的疲劳。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 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 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 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 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 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 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和小蛮等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 都不忍离去。樊素感伤落泪地说:“主乘此骆五年,衔橛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 十年,中擳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愦。即骆 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