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 编者按 ]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也是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探讨当前大学生 理 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任务, 深化对理想信念教育 的认 识, 努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科学把握理想信 念的内 涵,真正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感染力, 2010 年 12 月 18 日,本刊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共同主办 了“‘ 90 后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 与会学者在充分 认识和把握“ 90 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及当前 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 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理想信念 的科学内涵和理想信念 教育的内容, 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 切入点和实施途径进行了 全面的探讨和交流。 本刊特选取其中四 篇文章刊发,期望引起广大 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 主宰人的心灵世界, 制 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它是人们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 集中体现, 对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培育, 对于国家民族的繁荣富 强, 具有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上,正 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 加强和改 进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 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概念界定 在中国古代,“理想”与“志”同义,是指人生追求的奋斗 目 标。人生追求,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它与现实有着直 接的关 联性。任何一种期盼和希望,都是人们依据在实践中形成 并认同的一 定价值尺度对现实的“自我”或“社会”进行深刻 理性批判的产物, 都是人们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对未来的 “新自我”或“新社会”的憧憬和设想。 这种理性批判意识,是 人 之为人的一种基本属性,因为动物不能超越现实地设计未来, 只能囿 于客观必然性之中, 因此我们说,理想是人所特有的存在 方式,属 于人类特有的精神范畴。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形形色色, 离奇古怪, 有毫无根据的空想,也有虚无缥缈的幻想,作为理想 的追求,根本不 同于空想或幻想,它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可能实现的、对未来 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正如《辞海》 对理想的解释:理想 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 象”。这种有实现可能性 的想象,有着善的品格,是一种美好的 向往,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 律相一致, 同民众的根本利益相符 合,从根本上不同于那些庸俗、 消极和丑恶的东西。概括地说,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是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实现的对 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幸福追 求。 从性质、对象、内容、时序等不同的纬度审视理想,可以将 其 划分为多种多样的形态。理想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整体,也是 一个复 杂的价值目标体系, 因为不管哪种类型的理想, 实际上都 是一种价 值认同和价值追求。 在这一价值整体中,社会理想的价 值追求即人们期盼实现的未来美好社会的主导价值,是一切价值 判断的基本标准,对于其他形态理想的价值追求具有统摄和支配 地 位。由此可见,在由各种形态的理想构成的理想整体中,社会 理想居 于最高地位,它是理想的最高形式,制约影响着其他理想 的形成及其 实现。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是人们在 一 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精神状 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当人们确信某种思想见解或理 论主张并将其 付诸实践时, 就表明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信念。 信念 中包含着认识。 人们如果没有对一定的思想和理想的认识,就没 有相信的对象,也就不会有信念。但认识并不等于信念,它只有 与人 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构成信念。英国哲学家罗素 认为:信 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 的。”这里的 “感到对的情感”,就是主体对某一对象的相信, 是信念形成的关 键。只有主体相信,才能有信念确立。信念不仅 仅是内心的相信,而 且要表现为行为和实践。 意志是主体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地身体力 行某一相信对象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信念 的保证。因此,信念是一个复合性整体,是人的认识、情感、意 志的 统一体或“合金”。 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 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 由 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信念。 即使是同 一个 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 一个人所 拥有的 信念有高、中、低层次之分,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 信念系统。 其中,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是信念的最高形式, 在信念系统中居 于支配地位,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理想信念这一新概念, 是我们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在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适应现实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1999 年 6 月 28 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78 周年 座 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对党员、干部加强理 想教育 和信念教育,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推 动全党同 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 础上”。 2000 年 6 月 28 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上再次强调: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是亿万人民群 众自己的事业。人 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 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2004 年,中共 中央颁发 16 号文件即《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 确指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 观和价值观教育。 ”自此以后, 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 领域被大量引用。 理想信念这 一新概念的提出和使用, 是党的理论 创新的成果, 是对党的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提高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民 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理想信念的独特意蕴 从字面上看, 理想信念这一概念是由“理想”和“信念”这 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复合性概念,但其内涵决不是这 两个概念含义的简单叠加, 它把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并赋予了 丰 富深刻的独特意蕴,同与其相近的理想、信念、一般意义的理 想信念 以及信仰等概念从根本上区别开来。第一,与理 想和信念相比,理想信念强调了理想和信念中两个基本方面的统 一。 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含义非常相近,两者有相互交叉之处。 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是理想的基础。而且在某些时候,理想本 身就 是信念,信念本身就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 们确信的 一种观点和主张; 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 相联系的一 种向往和追求。 因此,如果把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扩 大,从广义上 来理解,也含有信念的内容;如果把信念这一概念 的外延扩大,从广 义上来理解,也含有理想的内容。但是,理想 和信念毕竟不是可以相 互代替的两个概念。这是因为,两者虽有 相通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和作用是不同的。 理想重在标志人与 奋 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 向;而 信念则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