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工作有害因素三级预防原则
1. 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性质不同划分: (1)化学因素:指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 (2)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生产性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3. 职业性病损: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各种职业损伤的统称。 4.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 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 6.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职业性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征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具体见课本P14图1-1) 7. 职业病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效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必须有效“治疗”工作环境。 8. 职业性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9. 职业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原则 预防的原则 内容 预防对象 第一级 特异性致病因素的作用 职业人群 第二级 疾病的早期 职业危害接触人群 第三级 疾病的晚期 职业病人 10.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具体内容(问答题): (1)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2)职业卫生服务 (3)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 (4)为职业卫生立法提供依据 (5)人员培训和健康促进教育 11. 人类的劳动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脑体混合劳动。 12. 疲劳: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称为疲劳。 13. 疲劳的预防: (1)改革生产技术和设备 (2)合理运用体位 (3)锻炼与练习 (4)改善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 (5)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卫生保健 14. 疲劳的消除:1)工间休息2)轮班工作制3)劳动以外的休息 15. 劳动过程中引发疾患的预防:1)流行病学及工效学调查分析 2)采取正确的作业姿势3)改善人机界面4)避免和减少负重作业5)减少压迫和摩擦6)作业人员的选择和培训7)合理安排工间休息8)优化劳动组织9)改善作业环境10)健康促进 16. ①剂量:给予机体的化学物的数量或与机体接触的数量称为剂量。 ②绝对致死量(LD100):这是指能造成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③半数致死量(LD50):这是指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 ④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最灵敏的检测方法和观测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⑤中毒阈剂量(toxicthresholdlevel):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⑥中毒: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 17. 生产性毒物按生物作用性质分类:①刺激性气体②窒息性气体 ③麻醉性毒物④溶血性毒物⑤志敏性毒物 18.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①呼吸道②皮肤③消化道 19. 铅中毒的预防原则: ①降低铅浓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工艺改革,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2)加强通风。 3)控制熔铅温度,减少铅蒸汽逸出。 4)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 ②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 ③职业禁忌症 20. 铅中毒的处治原则:对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对轻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原则上调离铅作业;对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并给予治疗和休息。铅中毒的治疗方法有驱铅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 21. 汞中毒的预防原则: ①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控制工作场所空气汞浓度 ②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 ③职业禁忌症 22. 汞中毒的处治原则:患者应脱离汞接触作业,进行驱汞及对症治疗。口服汞盐患者不应洗胃,需尽快服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汞与蛋白质结合,保护被腐蚀的胃壁。也可用活性炭吸附汞。 23. 氯气中毒预防原则:预防措施主要从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入手,定期检查设备,防止跑、冒、滴、漏。设备、管道保持负压,加强通风,正规使用预防用品。 24. 氯气中毒处治原则:①立即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及保暖。出现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12h,并给予对症处理。②合理氧疗③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肺水肿④维持呼吸道通畅⑤对症支持治疗⑥皮肤和眼灼伤者应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必要时用4%碳酸氢钠溶液或软膏中和。预防感染和粘连。 25. CO中毒预防原则:设立CO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体防护,普及自救、互救知识;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26. CO中毒处治原则: 具体按国际“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处理。急性中毒患者应立即脱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并采取如下措施: ①纠正缺氧②防治脑水肿③改善脑组织代谢④对症支持治疗⑤迟发脑病的治疗 27. 笨中毒预防原则:①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笨②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③卫生保健措施④注意职业禁忌症 28. 笨中毒处治原则: ①急性中毒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笨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急救可用葡萄糖醛酸,忌用肾上腺素。病情恢复后,轻度中毒者一般休息3~7天即可工作,重度中毒者应按病情恢复程度而定。 ②慢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一经确定诊断,应立即调离接触笨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轻度中毒者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中度中毒者视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者必须全休。 29. 甲醛中毒预防原则:生产环境应加强通风和局部换气,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设备密闭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甲醛溶液;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有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眼病患者及对甲醛过敏者,不应从事接触甲醛的职业。 30. 甲醛中毒处治原则: ①现场处理②短期内吸入大量的甲醛气体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48h,避免活动后病情加重。③保持呼吸道通畅④合理氧疗⑤轻度和中度中毒治疗后,经短期休息,一般可从事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