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1、无菌术(asepsis):是针对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 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3、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 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4、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则是为了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 无菌准备的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5、低渗性脱水:水钠同时缺失,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 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135mmol/L。 6、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den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 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mol/L 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6、等渗性脱水(isotonicdehydration):水和钠成比例消失,血清 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7、水中毒(waterintoxication):是指患者肾排水功能降低,或再 输入大量水,使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加,血清钠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8、高钾血症:血清钾大于 5.5 mmol/L,常见于摄入过多、肾排钾功 能减退或细胞内钾外移。 9、低钾血症:血清钾小于 3.5 mmol/L,常见于摄入不足、肾外丢失 及钾与肾脏排出过多。 10、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由酸性物质的积累或产 生过多,或 HCO3-丢失过多造成。 11、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 成的 CO2,以致 PaCO2 增高,导致高碳酸血症。 12、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 CO2 排出过多,以 致 PaCO2 降低,pH 上升,致低碳酸血症。 13、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alkalosis):是指细胞外液 H+丢失 或碱过多而引起血浆 HCO3-浓度升高为特征的酸碱紊乱。 14、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 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15、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 量,但不包括储存于肝、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16、低血容量休克(hypovolemic shock):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 丢失,或液体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引起,由大血管破 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 血及血浆丢失的称创伤性休克。 16、冷休克:低动力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瘀滞,大量毛细血管 渗出致血容量和 CO 减少,病人皮肤湿冷。 暖休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 正常或增高,有血流分布异常 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病人皮肤比 较温暖干燥。 1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 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18、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 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日)内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 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 19、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ARF):当仅有部分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 和肾小管填塞,肾小管与肾小球损害程度不一致时,以及有些肾单位 血液灌流量并不减少,血管并无明显收缩和血管阻力不高时,就会出 现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20、麻醉(anesthesia):利用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系统 中某些部位受到暂时的、完全可逆的抑制。 20、全身麻醉(generalanesthesia):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或经 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临床表现为神 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称 为全身麻醉。 21、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与纯 氧用时吸入时,能使 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 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22、静脉麻醉药(intravenousanesthetics):药物经静脉注射进 入体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 23、全身麻醉的诱导(induction ofanesthetics):病人接受全麻 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并进入全麻状态后进行气管插管这一 过程称为全身麻醉的诱导。 24、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tics):用局部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 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局麻作用。 25、表面麻醉(sufaceanesthetics):将穿透力强的麻醉药直接使 用于黏膜表面,使其透过黏膜下的神经末梢,产生粘膜麻醉作用,称 表面麻醉。 26、局部浸润麻醉(localinfiltration anesthetics):将局麻药注 射到手术区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而达到局麻作用。 27、区域阻滞:包围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 手术区的神经纤维。 28、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 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29、椎管内麻醉:根据局麻药注入的腔隙不同,分为蛛网膜下隙阻 滞,硬膜外间隙阻滞及腰麻-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统称为椎管内麻 醉。 29、术中知晓:是指病人在术后能回忆起数中所发生的一切事,并能 告知有无疼痛的情况。 30、复苏:一切为了挽救生命所采取的医疗措施 31、心肺复苏(CPR):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 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 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32、心肺脑复苏: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一开始就应 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力争脑功能的完全恢复,分为初期复苏、后 期复苏和复苏后治疗。 33、心跳骤停:指因 “急性原因” 导致 “心脏突然丧失有效排血能 力” 的病理生理状态。 34、脑复苏:为了防止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 35、围手术期: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治疗开始,术前期可短至数分 钟,亦可能数周;术后期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不同。 36、围手术期处理: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37、条件性感染:当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时,原 本栖居于人体但尚未治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他们所引起的 感染称为条件性感染。 37、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superinfection):在抗菌药物治疗原 发感染时,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难辨梭菌、白念珠菌。 38、疥(furuncle):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39、痈(carbuncle):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 感染,也可由多个疖混合而成。 40、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Acute cellulitis):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 急性化脓性感染,可发生于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 织。 40、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