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讲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创造人生价值 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 以大学生在人生观、 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 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 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为科学而正确地理解人生 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直接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切入,从理论上阐释 究竟什么是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提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及评价、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等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身与心、个人与他人到个人与社会,最后扩展到人与 自然的关系,重在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三、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 如何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如何理解“人生环境”。 四、教学难点四、教学难点 关于“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掘弃错误的人生观。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 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 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苏格拉底:“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 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 人生实践回答着这些问题。 洪战辉: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12 岁起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 生活的重担,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他没有悲观绝望、放弃责任。 王顺友:全国劳动模范,四川凉山州木理县乡村邮递员。他20 年如一日,在 一个人的马帮邮路上孤独地行走。 张海迪和霍金:用残疾人的身躯书写了辉煌的人生。 然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也有人选择仇恨,甚至选择放弃生 命,如马加爵杀人、人大 40 岁女博士跳楼身亡,等等。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 个阶段,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 “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 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相结合。 六、材料实例六、材料实例 材料事例 1: “狼孩”的故事。 材料事例 2:高校悲歌:父母卖血儿摆阔。 材料事例 3:苦难是人生的另一种幸福。 材料事例 4:传递在高原邮路上的信念 ——记木里藏族自治县乡邮员王顺 友。 材料事例 5:苏州大学贫困学子背起瘫痪的父亲读大学。 材料事例 6:贪财博导贩毒晚节不保。 材料事例 7:海尔总裁张瑞敏——在为社会作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材料事例 8:丛飞,与 178 个孩子的生死绝唱。 材料事例 9:解读四年跟踪调查结果:大学生求职难在哪? 材料事例 10:“三湘女巨贪”蒋艳萍。 材料事例 11:用心灵之光点亮教育之路 冯志远同志先进事迹。 材料事例 1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材料事例 13:研究生背不动“小偷”的包袱。 材料事例 14:无人看管菜摊考察诚信试卷。 材料事例 15:乔丹的眼泪。 材料事例 16:“煮熟的鸭子飞了”。 七、授课教案七、授课教案 [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 ] 第一节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讨论讨论】如果你有上百万,你打算干什么? 一、人生观的内涵 (一)定义(一)定义 人生观,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 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主要包括三大内容: 第一,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追求什么) 第二, 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第三, 人生价值(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二)人的本质(二)人的本质 要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即要科 学地把握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 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生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因此而获得区别于其他 动物的根本标志——社会属性。 人有自然属性(动物性)和社会属性(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 理结构和自然本能。如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性成熟了 要生殖繁衍等。自然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 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人只有与人交往、 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和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否则, 人只是动物性而非 社会性的人(材料事例(材料事例 1 1:: “狼孩”的故事“狼孩”的故事。) 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随着从家庭关系、 地缘关系到业缘关系等社会关系的 不断复杂, 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渴望在现实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 成就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特征的自我。人们到了一定年龄, 无论自觉与否, 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 本看法、价值判断和前后一贯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三)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 法和根本观点。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们 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 上。如果对世界发展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就一定会得出错误的人生观。比如,当 我们夸大了物质决定作用的时候,在生活中就会不自觉地滑向宿命论,认同“命 里有来终须有,命里无来莫强求”,选择一种消极的生活,最终虚度人生。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 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即 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正确 的世界观必然也会丧失。(材料事例(材料事例 2 2:高校悲歌:父母卖血儿摆阔):高校悲歌:父母卖血儿摆阔)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回 答:“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 解答,却揭示了人生重要意义的价值哲学问题:人生目的问题。 (一)人生目的及其作用(一)人生目的及其作用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 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马克思 17 岁时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写道:“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 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 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