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的七大指标体系
供应商管理的七大指标体系供应商管理的七大指标体系 时间: 2009-06-04 16:36:19来源: 中国贸易金融网网友评论 1 条 六西格玛管理中有句名言:你设立什么样的指标,就得到什么。换言之,你想得到什么,那 就设立相应的指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引导个人和组织的行为, 达到预期的目标,是 目标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贯穿现代管理的每个环节,也适用于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是公司的延伸。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本身的努力, 也取决于供应商的表现。 合理的供应 商管理指标,不但利于激励供应商达到一定的目标,也可统一供应商与公司的目标。那么, 供应商绩效指标如何设置?这里结合笔者熟悉的美国高科技生产企业进行阐述。 总体上,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De livery)、服务(Service)、技术 (Technology)、资产(Asset)、员工与流程(Peop le and Process),合称 QCDSTAP,即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前三个指标各行各业通用, 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后 三个指标相对难于量化, 是软性指标,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 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 表现。前三个指标广为接受并应用;对其余指标 的认识、理解则参差不齐,对其执行则能 体现管理供应商的水平。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QualityQuality)) 常用的是百万次品率。 优点是简单易行, 缺点是一个螺丝钉与一个价值10000 元的发动机的 比例一样,质量问题出在哪里都算一个次品。供应商可以通过操纵简 单、低值产品的合格 率来提高总体合格率。 在不同行业, 标准大不相同。 例如在采购品种很多、 采购量很小的 “多 种少量”行业,百万次品率能达到 3000 就是世 界水平;但在大批量加工行业的零缺陷标准 下,这样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八成属于淘汰对象。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 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 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 同一次品,出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 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 (例如更换、 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 最大,假设权重为 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 的生 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 1000 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 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 元(100 x1000 + 10 x1000 + 1x1000)。 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 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 例如在美国,飞机制造业、设备制 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 质量领域还有很多指标, 例如样品首次通过率、 质量问题重发率 (对那些积习难改的供应商) 等。不管什么质量指标,统计口径一致,有可对比性,才能增加公司内 部及供应商的认可 度。而且质量统计不是目的。统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表象(质量问题)发现供应商的系统、 流程、员工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督促整改,达到 优质标准。 成本指标(成本指标(CostCost)) 常用的有年度降价。要注意的是采购单价差与降价总量结合使用。例如年度降价5%,总成 本节省 200 万。在实际操作中采购价差的统计远比看上去复杂,相信经 历过的人有同感。 例如新价格什么时候生效: 采购方按交货期定, 而供应商按下订单的日期定 -- 这些一定要 与供应商事前商定。 多采购回馈是指当采购额超过一定额度, 供应商给采购方一定比例的回扣。 这个条款给购卖 双方动力来增加采购额。付款条件是指在公司资金宽裕的情况下,鼓励供 应商提前领取货 款,但给公司折扣。例如货到10 天发款,给采购方2%的折扣等。这两个方面设立具体的指 标也未必现实,很多公司把它算作年度采购价差的一部 分。 有些公司也统计 80%的开支花在多少个供应商身上。其目的是减少供应商数量,增加规模效 益。具体指标很难定,因为不同公司、行业,即使同一公司在不同市场 环境下,最佳供应 商数量也不同。例如在买方市场下,供应商数量越小越好,这样规模效益好;但在卖方有产 能限制、原材料不足等情况下,供应商多,采购方的风 险就相对低。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 心的统计表明,2004 年 9.4%的供应商占 80%的采购额,这一比例逐年降低,2005 和 2006 分别为 7.7%和 7.6%。这一统计的对象是美国大公司,采购额动辄几十上百亿美金。针对中 小公司的统计还没看到。 按时交货率(按时交货率(On Time Delivery)On Time Delivery) 按时交货率与质量、成本并重。概念很简单,但计算方法很多。例如按件、按订单、按订单 行,按时交货率都可能不同。一般用百分比。缺点与质量百万次品率一 样:一个螺丝钉与 一个发动机的比例相同。生产线上的人会说,缺了哪一个都没法组装产品。有道理。但从供 应管理的角度来说,一个生产周期只有几天的螺丝钉与 采购前置期几个月的发动机,还是 不一样。 对于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因为有最低与最高库存点,按时 交货可通过相对库存水平来衡量。 例如库存为零, 风险很高; 库存低于最低点, 风险相当高; 库存高于最高点,断货风险 很小但过期库存风险升高。这样,统计上述各种情况可以衡量 供应商的交货表现。 根据未来物料需求和供应商的供货计划, 还可以预测库存点在未来的走 势。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质量和按时交货应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如果分归不同部门, 部门间的 扯皮就可能很厉害。例如在美国一些大公司里,成本归供应管理部门,质 量由质量管理部 门负责。为降低成本,供应管理部门力图到低成本国家采购; 为确保质量,质量管理部门则 坚决反对。两者的扯皮旷日持久,往往导致全球采购战略 失败。解决方法之一是让一个部 门同时负责三个指标,促使其通盘考虑。 上述三大指标可客观统计。 尽管没有一种完美的统计指标, 但只要统计口径一致,不同供应 商之间、同一供应商的不同时期就有可比性,就能很好反映供应商的总体 表现。下面要讲 的服务、技术、 资产、员工与流程指标则相对主观,统计上不是很直观但却是衡量供应管理 部门绩效的重要一环。 服务指标(服务指标(ServiceService)) 服务没法直观统计。但是,服务是供应商的价值的重要一环。已故 IBM 首席采购官 Gene Richter,三届美国《采购》杂志“采购金牌”得主,总结一生之经验,有一点就是要肯定供 应商的服务价值。服务在价格上看不出,价值上却很明显。例如 同样的供应商,一个有设 计能力,能对采购方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另一个则只能按图加工,哪一个价值大,不言 而喻。 服务是无形的,在不同的公司、行业侧重点也会有不同。但共性是,服务都涉及到人,可调 查用户满意度来统计。例如公司期望供应商给设计人员提合理化建议、尽 量缩短新产品的 交货时间、主动配合质量人员的质量调查、积极配合采购人员的调度、 催货,那么公司可发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