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重要概念
传播学概论重要概念和理论 (教材: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 绪绪论论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一般认为,传播学诞生于上世纪 40 年 代末,上世纪50 年代传入我国,但文革中我国的传播学引进和研究完全停滞,改革开放后才恢复了 引进介绍和研究、教学工作。 我国传播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的时间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传播学为一级学科。 信息论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 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美国工程师香农是该理论的创始人。 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 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 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美籍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是该理论的创始人。 控制论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 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美国数学家维纳是该理论的创始人。 老三论即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人们取其开头字母,又称为SCI 论。 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人们取其开头字母,又称为DSC 论。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1、传统新闻学以报学为基础,传播学则涉及人类一切传播活动;2、 新闻学偏重微观、 局部和单向研究, 传播学则偏重于宏观、 全局和双向研究; 3、新闻学是专业研究, 传播学是社会研究。 第一章第一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传播学五位奠基人拉斯韦尔、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卢因、李普曼(要求了解其概况和代表 性学术成果)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要求了解其概况和代表性学术成果) 拉斯韦尔的贡献一句话: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三功能: (大众 传媒的)监视社会、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理论引入传播学研究;代表性著述: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 《宣传与传播世界史》 勒温(卢因)的贡献创立群体动力论,最先提出“把关人”概念;代表性著述: 《群体生活 的渠道》 霍夫兰的贡献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于传播研究中,在劝服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代 表性著述: 《传播与劝服》 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运用传播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美国大选, 提出传播效果有限论, 发现并提 出“意见领袖”理论;代表性著述: 《人民的选择》 、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 李普曼的贡献做过 12 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是美国伟大的专栏作家和政治新闻记者;提出议 程设置理论、提出“刻板模式”理论、代表性著述: 《舆论学》 传播学的完善者施拉姆首先提出“传播学”概念,世界上第一位传播学教授,开设世界上第 一个传播学专业、建立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指导第一个传播学博士生。代表性著述:《大众传播》 、 《传播学概论》 、 《报刊的四种理论》 [增补][增补] 国务院于 1997 年明确把新闻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目录,代码为0503;二级学科目录包括:新闻 学(050301)、传播学(050302)。传播学学科中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02)、广告学(050302) 我国传播学界明确的传播学研究十六字方针系统了解,认真研究,批评吸收,自主创造 1 传播学经典著作与参考文献《舆论学》 《人民的选择》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传播学 概论》 《乌合之众》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帝国与传播》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一个自由而负责 的新闻界》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趋势》 《第三次浪潮》 《后工业社会》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 《作为话语的新闻》 第二章第二章传传播播 传播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劝服即说服,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目的。 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 大众传播特征面向广大未知的受众,传播媒介使用成本低廉,可以快速大量地复制信息。 广播尽可能面向最多的受众所进行的传播(注意:非平时所说的无线电广播) 窄播(narrowcasting)即小众传播,有针对性地面向特定人群进行内容相对集中的传播。 模式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传播的分类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内向传播自我主体对自我客体进行的传播,即“内省” 。 (注意与亲身传播分别开) 传播的组织功能告知、表达、解释、指导 传播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传播有三种功能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麻醉受众神经 传播技术革命的特点1、一直以加速度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传播技术革命步伐日益加快; 2、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以迭加性状态发展; 3、各种传媒整合式发展,共生共存;4、 信息和知识的增长与积累呈金字塔式发展。 模式是对某一事物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简洁的描述。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 学模式等等 传播模式对传播行为与活动进行的直观简洁的描述。 单向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提出传播的五W 模式即线性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 谁说、取得什么效果又叫线性传播模式,即认为信息是从传播者单向流向受众的模式,是传播学中 的早期观点。 双向互动模式把受传者作为重要因素引入传播活动中的一种研究模式。 互动传播模式认为传播者与受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相影响的模式。 两级传播模式拉扎斯菲尔德经研究认为“观念常常是从广播与报刊流向舆论领袖,然后由舆 论领袖流向人口中的不太活跃的部分” 。即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 沉默的螺旋理论德国学者诺伊曼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 而产生的孤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 参与,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理会或受到众人否定,即使自己赞同 它,也会保持沉默。强势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弱势一方越来越沉默。 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纽科姆的 ABX 模式(三角形模式)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罗杰斯和金凯德的幅合模式 拉斯韦尔的传播三功能说: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传播的组织功能:告知、表达、解释、指导 第三章第三章传播者传播者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2 普通传播者、职业传播者 角色丛默顿提出。 指那些由于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中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总 和。即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活动时所承担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角色总和。 职业传播者的特点代表性、自主性、专业性、集体性、复杂性 传播者的权利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专业保密权、安全保护权 传播者的责任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法规性责任、国际性责任 传播者的赢效因素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悦目性 媒介组织的特点是一种经周密筹划成立的社会机构,有着明确的目标,以大众传播为职业, 内部分工细密,追求时效性和互动性,至少办有一种以上固定媒介。 媒介组织的独特地位首先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机构。既有公益性质,也 有产业性质。 媒介对信息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