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期末复习资料
一、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 是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3.*会计的分类: (1)、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服务于内部管理决策;无统一的规范;无需对外披露。 (2)、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侧重于服务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公 众;有统一反日会计准则、程序;需对外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 4*.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组成。 5.公认会计原则(GAAP) (1)、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 (2)、会计基本假定 (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4)、*财务报告目标:三个层次——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的需要;满足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者和职工的需要。 两个视角:决策相关(有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6、*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 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期间)、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 组织。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 定是法人。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 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 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 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 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收入的归属期:按照收款的权利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收到。 费用的归属期:按照付款的义务责任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支付。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 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4)、*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经 济活动。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 也可以选 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其他计量单位(实物单位),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 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 计 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 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 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 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3)、*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 随意变更。(过去、现在、将来)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 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 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具有重要性。 重大错报漏报——对重要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并在财务报 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 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5)、 *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 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 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 (6)、*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7)、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简明扼要,便于财务会 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财务报表要素 (1)、财务状况:静态的财务状况: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 (2)、经营成果:动态的产出、投入——经营成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所取得的最终成果 (3)、现金流量:动态的产出、投入。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2、*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IFRS)。 资产* (1)、定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建造。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 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取得资产的方式、路径、渠道:购买、自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委托加工收回、接受投资、 借入、控制权、债务重组换入、接受捐赠、企业合并。 ②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3)、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A、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 金及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B、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 负债* (1)、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 时义务。 ——负资产;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不是潜在义务 (现 时义务=法定义务+推定义务);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费; 预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 益流出企业 (2)、分类 A、流动负债(短期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B、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债券、长期应付款 所有者权益* (1)、定义: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来源:投资者的直接投入、投资者的间接投入—利润分配后的保留盈余,直接计入 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构成: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或者股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 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保留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