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理论
主要概况:主要概况: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 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 特点:特点: 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 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 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起源:起源: 不少治疗师如罗哲斯、 马斯洛等, 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 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 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 因此决意创立一 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 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 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主要理论:主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 他 亦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 真诚一致、 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 理心。 一、一、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个体,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相互关联的。 驱使人 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他 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 文化不能扼杀它们, 只能抑制它们。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 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要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层次的需要。当一组需要得到满足时, 这组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基本需要的特性定义为:基本需要的特性定义为:缺少它会引起疾病;有了它不会得病;恢复它可以冶愈疾病; 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更愿意去寻求它, 而不是寻求其他的满 足;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一般是不产生作用的,而是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 在社会中有许多人, 他们的各项基本需要只可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 在人们的需要层次 的满足中,应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描述, 即从较低的层次逐级向上, 满足程度的百份比逐级减 少。 需要各层次,决不是一种刚性的结构,所谓层次, 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层次与层次之间 是相互叠合, 互相交叉的, 随着某一项需要的强度逐渐降低, 另一项需要将逐渐上升。 此外, 可能有些人的需要始终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而没有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 各项需要的先后顺序,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 即使两个行业相同的人, 也并不见得有 同样的需要,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 层次理论最大的作用在于,它指出了每个人都有需要。身为主管人员,为了激励下属, 必须要了解其下属要满足的是什么需要。 不论主管人员采取的是何种途径, 其措施总是以他 对下属的需要与满足的假定为基础。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 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 在动力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 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 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 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需求层次理论将 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理论的一个基本假 设就是“人是一种追求完全需求的动物” 。 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 ,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要,如:食物、水、空 气、性欲。 未满足生理的需要的特征:什么都不想, 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 弱。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的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 面包的。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以生理的需要来激励下属。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空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安全需要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 ,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要,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 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拥有家庭、身体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财产。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 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 认 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徬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例如:一个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得不相信这社会,变得不敢表 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 ,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一个成 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 暂的安逸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 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 ,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 属关系的需求。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 例如: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交朋友, 无视道德观和理性地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譬如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 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等。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 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开 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无法满足尊重需求的特征: 变的很爱面子,或是很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 也很容 易被虚荣所吸引。例如: 利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强悍、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 律师来证 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富豪为了自己名利而赚钱,或是捐款。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钜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 颁发荣誉 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 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 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 是一种衍生性需 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缺乏自我实现需求的特征: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虚感给推动着,要自己去做一些身为一个 “人”应该在这世上做的事, 极需要有让他能更充实自己的事物、 尤其是让一个人深刻的体 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世界上的事物。也开始认为,价值观、道德观胜过金钱、爱人、尊重 和社会的偏见。例如:一个真心为了帮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术家、运动家把自己的体 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 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 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 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 在设计工作 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超自我实现超自我实现 超自我实现(Over Actualization)是马斯洛在晚期时,所提出的一个理论。 这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充分的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时,所出现短暂的“高峰经验” ,通 常都是在执行一件事情时, 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 才能深刻体验到的这种感觉, 通常都是出 现在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