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仔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二、导管分类: 1、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等。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三、导管安全管理: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时间要求:高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中危和低危导管根据护理记录频次评估,所有导管有情况随时评估 3、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须如实及时记录。 4、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5、加强巡视,定期评估导管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五、导管滑脱管理: 1、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实行补救措施,避开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者,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按规定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___小时内报护理部。 3、护士长要___科室工作人员仔细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4、发生管路滑脱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护理部定期___有关人员进行案例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第二篇: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1.有效固定各导管,做好各导管的标识,每班评估导管在位情况并作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2.对于清醒患者做好宣教,让其理解导管的重要性及拔管的危害性,使其配合治疗。 3.躁动患者合理进行肢体约束,每小时检查约束效果及评估约束处皮肤的完整性及肢端血运情况。 4.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静剂。 5.翻身及转运时先检查导管是否固定妥当,避开牵拉。 6.发生非计划拔管立即汇报医生,做好应急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7.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当事人做出书面汇报,护士长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8.科室___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降低发生率。 约束工具使用制度 1.使用时要尊重患者的权利。 2.使用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未及自身安全与诊疗操作安全时,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 3.使用前后应由当班护士或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取得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做好记录。 4.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逝之后及时解除。 第三篇:导管安全管理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一、导管按风险程序分三类。不管哪一类均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1、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移导管、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二、导管评估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 高危导管:至少每四小时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二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三、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须如实及时记录。 四、上报要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者,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十、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管理 1、转运下列病人时要按重危病人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 1.1生命体征不稳定; 1.2意识改变; 1.3抽搐; 1.4气管内插管; 1.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1.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1.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 2、医生应评估病人病情,以推断病人: 2.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 2.1.1心跳、呼吸停止; 2.1.2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2.1.3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2.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3、转运病人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3.1氧气枕。 3.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病人,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 3.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 3.4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3.5使用血管活___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 3.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 4、转运方在转运病人前,应通知接收部门,以确保接收部门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5、负责转运的护士,要求至少持有cpr证书;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转运途中应有呼吸师陪送;病情需要时,由医生一起转运。 6、转运过程及病人做检查时,医护人员应留在病人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完成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七、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1、医务人员常发生的意外损伤是锐器伤,尤其是针刺损伤,常见原因有:操作不得法;缺乏职业经验;心理压力过重等。 2、预防。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坚持标准预防原则。 2.1标准预防核心内容: 2.1.1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实行防护措施。 2.1.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1.3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2.1.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2标准预防具体措施: 2.2.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2.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2.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需戴双层手套。 2.2.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2.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