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高三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高三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初中学过的电磁现象和高中学过的电场、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与磁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电磁波打下基础。 以实验创设情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入学习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用现代技术手段“DIS实验”来测定微弱的地磁场磁通量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学生感受现代技术的重要作用。 通过“历史回眸”,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懂得学习、继承、创新是科学进展的动力。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使学生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时,体验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学会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电磁感应的探究实验,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在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实验,体验乐于科学探究的情感。 (2)通过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四、教学资源 1、器材 (1)演示实验: ①电源、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②10米左右长的电线、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2)学生实验: ①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线圈。 ②灵敏电流计、原线圈、副线圈、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③DIS实验:微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环形实验线圈。 2、课件:电磁感应现象flash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电磁感应现象;二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三是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入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的概念。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历史回眸”、“大家谈”,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要突破难点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法是:以实验和分析为基础,根据学生在初中和前阶段学习时已经掌握的知识,应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对实验进行分析,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 本设计强调问题讨论、沟通讨论、实验讨论、老师指导等多种教学策略的应用,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学生主动参加,培育其分析推理、比较推断、归纳概括的能力,使之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感悟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提高学习的兴趣。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 2.高三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4、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振动图象推断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重点难点: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全振动等概念的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建议:本节课以弹簧振子为例,在观察其振动过程中位移变化的周期性、振动快慢的特点时,引入描绘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再通过单摆实验引出相位的概念,最后对比前一节得出的图象和数学表达式,进一步体会这些物理量的含义。本节要特别注意相位的概念。 导入新课:你有喜爱的歌手吗?我们常常在听歌时会评价,歌手韩红的音域宽广,音色嘹亮圆润;歌手王心凌的声音甜美;歌手李宇春的音色沙哑,独具个性……但同样的歌曲由大多数普通人唱出来,却常常显得干巴且单调,为什么呢?这些是由音色决定的,而音色又与频率等有关。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 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振幅的两倍表示的是振动的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2)全振动 振子以相同的速度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称为全振动,这一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振动质点在这一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4倍的振幅。 (3)周期和频率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全振动的时间,叫作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作振动的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周期的单位是秒,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用T表示周期,用f表示频率,则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 (4)相位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不同的相位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根据数学知识,xOy坐标系中正弦函数图象的表达式为y=Asin(ωx+φ)。 (2)简谐运动中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为x=Asin(ωt+φ),其中A代表简谐运动的振幅,ω叫作简谐运动的“圆频率”,ωt+φ代表相位。 1、弹簧振子的运动范围与振幅是什么关系? 解答:弹簧振子的运动范围是振幅的两倍。 2、周期与频率是简谐运动特有的概念吗? 解答:不是。描述任何周期性过程,都可以用这两个概念。 3、假如两个振动存在相位差,它们振动步调是否相同? 解答:不同。 点拨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明确振子往复通过同一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或相反;往复通过同一段距离或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距离时所用时间相等。另外要注意,因为振子振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会造成问题的多解,所以求解时别漏掉了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 3.高三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