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小学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旧年已去,新年伊始。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我们又结束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重心,切实提升老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注重教研的实效性,积极发挥教科室的主导作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老师队伍素养 为了适应新课改,真正提高老师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与时俱进,学校特别重视老师的外出学习和培训。先后派出多名老师到北京、杭州等地学习,并于学习归来后,组织了外出学习汇报,达到了“一人外出,全员受益”的学习目的。另外,本地区的教研活动及校本培训,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平台。这样不间断的学习,促进老师们先向名师专家学习,参悟他们的先进教法,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示范课、新老师亮相课、行政调研课和各类公开课,促使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活动为提高教研、教改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学方法的多变注入了活力。 二、 常规教研、检查开展扎实,效果显著 首先教科室将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注重优秀教案、作业展评与针对问题的指导跟进,提高常规检查的质量。在教科室每月常规检查中,要根据检查情况,对于需要提高的班级在本月内要增加作业回查、指导的次数,尤其在检查中要邀请这些老师检查、观摩那些优秀教案、作业。在回查中要注意有效帮扶和指导,要跟进班级进行帮扶,提高常规检查的针对性,实现发现问题,并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常规检查有效指导的目的,解决老师中存在的困惑。 其次加强学段常规教学管理。低段我们重视基础,从课堂抓起。注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育,争取做到每个孩子不掉队。中段我们强化管理,从环节抓起。巩固习惯,防止两极分化,整体提高。特别要重视尖子生培育和学困生帮扶,提高优秀学生人数,重视各班前10%、30%、60%人数跟踪。高段通过强化工作、从细节抓起,向团队合作要质量。 三、打造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建构“低段教学、中段导学、高段自学”的养正课堂。 2.教材培训实效性凸显。为了让老师们能尽快熟悉教材,走进教材,开学前几天天,教科室组织全体老师分学科分年级进行了教材培训,各分管领导也参加其中。 3.教科研工作系列化。本学期继续以“五步互助”研修促进课堂优化这一重点,突出过程讨论、常态讨论、提炼分享三个关键,落实带题授课、带题教研、带题导学。年级组自主集体备课老师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本学期我校的集体备课实行“一课两备、两讲、两评、两反思”的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一学期集体备课超过了12次,其他学科一学期集体备课也超过了8次,老师们自发组织集体备课主动性强、效果好,再加上评委们的细心指导,老师们的作课效果愈加明显。 4.师徒结对活动凸显效果。学期初组织了拜师结对仪式,接下来的活动也丰富多彩。师傅上示范课并常常指导徒弟的课堂教学,包括备课、讲课、评课、作业的批改等。 5.学生单项能力测评。 丰富单项能力测查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测试中的问题积极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将测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力争及时对比整改以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单项能力测查中我们有一个月以我们当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展示、互动沟通等为测查内容,体现以测促学。 6.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针对学生诵读水平的普遍较差,鼓舞老师们开动脑筋想办法,把诵读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充分利用课前、放学时的路队等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7.校本课程的开发、社团活动成果显著。 本学期我们分学段每周星期四、五下午最后两节课定为选修课,开设创客、线描、马头琴、乒乓球、合唱、舞蹈等社团活动,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喜爱的社团参加活动。 8.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法律规范办学行为 ⑴建立《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管理制度》、《法律规范办学行为问责及监督制度》、《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和酒后驾车制度》、《严禁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与各处室和老师签订《法律规范办学行为责任状》,与学生家长签订《法律规范学生不得早到校责任状》。 ⑵把法律规范办学行为纳入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每周由值周领导和教科室负责对老师上课情况、有无体罚学生和上课接打手机等不良现象进行检查。 ⑶严格执行全市统一的作息时间,每周上课时间不超过5天。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严禁学生提前到校和拖后放学,严禁利用休息日、节假日上课、补课。 ⑷控制课外作业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的家庭作业总量以中等学生水平计算控制在1小时以内。 四、总结中提升,摸索中前行 ㈠存在的问题 点滴收获,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在不断地实践反思中,我们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一是师资素养的整体提高问题。虽然通过我们的努力,老师的理念、专业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年龄结构年轻化,老师的思想、努力意识、改革意识、教育观念、教学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科的进展。 二是教学进度的把握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要让学生参加课堂教学那么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总结、去表达、去沟通。这就需要时间,而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孩子们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假如挨个去倾听,那么教学的进度赶不上,相对应的练习也跟不上;假如把这些都放在课下就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是课堂中老师的“导”分寸把握不好。一是引导泛滥,引导过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余地便会少。二是缺少了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的回答总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目标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三是面对“生成”的课堂老师的引导无所适从。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更是多元的,学生常常会在课堂教学中随机造就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而在这些生成性问题中,有的对教学会起到积极作用——给予教学意外的“惊喜”,而有些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起着消极作用——造成教学意外“事故”。面对这些生成,老师的引导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亦不同。老师该如何及时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问题,使之上升为教学“资源”,使教学更精彩?老师又应如何及时抛弃或转化这些无益的问题,使之不演变成教学的“垃圾”,使教学正常化? 四是课程建设缺乏体系。 ㈡规划 今后的教学工作将始终以“养正”为目标,在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坚持讨论的基础上,未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顶层引领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学习,培育阅读兴趣,坚持阅读与写作。二是在处理具体事情中,养成良好思考习惯,主要途径是做事精细,每做一件事,从策划——筹备——落实——效果,每个环节力求精准,避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养正教学也要做好顶层设计,以“正”为目标与手段,逐步完善养正教学体系,从而达到老师正、学生正。 2.继续深化讨论“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