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摘 要:地理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与价值观,还能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需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养成,对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实施合理迁移,教会学生储备知识,以及科学应用知识的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知识转换的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养成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养成;问题;措施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经过学习具备的促进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尚品格,就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而言,核心素养通常指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区域认知各层面,且地理知识也是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逐渐转变为实践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落实,高中地理的教学也愈来愈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在核心素养的养成下,促进教学创新,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落后观念,促进教学环节的优化,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与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的同时,促使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提高。 一、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概述 不同的学科教学中,都是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作为重要内容,这就对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与人文情感的素养养成提出较高要求,经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基础巩固,以促使学生学会通过学科知识的正确应用,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因此,高中地理的学科教学中,也需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养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主要为:1.学生人地观念培养。在现实生活当中,地理思想与知识随处可见,而促进学生具备的人地观念提升,则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好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与处理实际问题。2.学生综合思维培养。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有针对性的地理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思维进行处理。学生具备的地理思维并不能局限在教材中的问题,还需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地理教材以外的地理问题的挖掘与处理[1]。3.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的认知能力,可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形成区域辨别的能力。4.学生地理实践力培養。地理实践力通常至关重要,地理教师需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其属于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一门学科,想要促进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仅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提供给学生多种实践机会,以促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 核心素养下,虽然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但在具体教学当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养成的观念还不完全明确。新课标的相关理念中依据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从地理教学的目标、课程观念、评价体系、学习方式各方面的内容实施定论,教学理念也从“地理素养”转变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大部分地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相对缺乏,对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理解不够深刻,再加上地理教师对于教育的新理念及其落实缺乏了解渠道,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与落实。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广泛使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有着不同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当中,需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知识点呈现,特别是当前的地理知识学习中,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地理教师需通过多元化教学法开展地理教学[2]。但是,当下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广泛使用,偏离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方向,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养成与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除此之外,高中地理的具体教学中,地理教师过于关注讲解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既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第三,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欠缺。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前教学当中,又极其注重知识的具体应用,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融合教学[3]。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更习惯于按照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这不仅会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对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 第四,知识体系构建指导不到位。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是传播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不仅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出更新的要求,而且还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开展教学时,地理教师需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以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学习知识[4]。目前,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存有的显著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建构指导不到位,这就会对学生接受地理知识的能力造成直接影响。在高中时期,学生学习与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多,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指导,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较为模糊,或者比较片面,同时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思维。 三、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措施 (一)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培养观念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核心就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其通常包含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各项内容,地理课堂的教学也从地理教学的目标、课程观念、评价体系、学习方式各方面的内容实施了定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对地理素养的提炼与整合,更好地诠释地理学科具备的特性。在先前的教学中,地理教师或多或少地都会涉及与地理学科素养有关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又特别明确了核心素养观念的重要性,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教师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些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如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展教学时,在教学前,教师需依据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关内容进行精准分析,将相关问题设计成具有探讨价值,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成形象、直观的视频,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播放“天体系统的层次”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短视频后,自主找出教学的内容,以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形成自主意识。然后,地理教师需精准掌握课堂的教学各环节,促进地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充分揭示当中蕴含的地理综合思维的技能与品格,以促使学生形成地理理解力与思维能力。如教学“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生产与城市化发展的布局特点、问题及条件,同时明确工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对此,教师在学生开展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应首先引导其基于对知识点的疑问而提出问题,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为何如此之快?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哪些路径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这些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能够让学生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有效掌握,并且经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让学生及时地知晓自身想法正确与否,进而做到有效纠正,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思维,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立足于小组合作,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准确抓住学生的心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