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需要的好习惯-家长心理讲座
低年级需要的好习惯 进入小学之后,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顺利的度过适应阶段,在学业上有好的表 现,好习惯呢,有助于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保证他们的学习效 果和效率,当我们说,想要培养某个习惯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习惯是什么?习 惯了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但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我们就不自觉的会做出某个 行为,比如说有的孩子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会吃手或者咬铅笔,那习惯呢,也是不 需要他人去督促提醒的, 例如当孩子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之后, 一到吃饭时间, 你不用提醒他,他自己就去洗手了,如果你不让他洗,反而他会觉得难受,甚至 吃不下饭,那么正因为习惯是这样一种自动化的反应,所以一旦坏习惯养成了, 再想要去纠正他,孩子就会下意识的要抵抗,这也是纠正坏习惯的困难之处,曾 经有一位一年级的家长跟我吐槽。我们家这个孩子呀简直了。方面的习惯都差, 他在家的我都想说他,早上不起床,还发脾气,不洗脸不刷牙就去吃饭,没吃两 口就不吃了, 但白天就是各种的零食, 桌上一堆的书本和笔, 东西扔的满地都是, 她也不收拾,而且看电视的时候啊,不跟你说自己就看电视,你让他别看了,嘴 上说行,但就是不动,出个门磨磨蹭蹭,怎么催他都不着急,到了晚上又不睡觉 了,要不是第 2 天上学,他不折腾到 12:00 是肯定不睡的。这听上去确实挺让人 头疼的, 我听的时候呢,脑海里都能浮现出这个妈妈从早到晚歇斯底里的吼孩子 的场景,但显然日复一日,这位妈妈面对孩子的坏习惯,除了没完没了, 360 度 无死角的批评和说教,他也是无计可施的, 那么我们到底怎么才能纠正孩子的坏 习惯呢?首先,家长要先了解孩子,他们是怎么去想问题的,孩子对世界的理解 和大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去预知某些事情会发生。比如说你告诉 她零食吃多了会导致营养不良,导致肥胖等等,但他们意识不到,另外他们的延 迟满足能力也是有限的, 比如说看到好吃的忍不住拿起来就要吃,就忘了要先洗 手。还有,孩子没法去判断哪些事情是要比其他事情优先对待的,比如说睡觉肯 定比玩重要,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第 2 天的状态,而玩,可以等到第 2 天再继 续, 但很多家长每当看到孩子做出一个错误的行为时候, 都要开启一遍吼娃模式, 可是让家长被气到怀疑人生的事,我都说了他千百遍,她怎么还是不改?那么这 是因为什么呢?首先, 孩子的大脑是受不了过多的说教和父母过度的情绪反应的, 我们的大脑呢, 只有一定数量的信息通道是用来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的,如果信 息量过大或者情绪太多的时候,系统就会过窄,没办法进一步去处理信息,这就 像是手机,如果存储过多,那么它加载运行的速度就会变慢。另外,父母激动的 情绪呢,也会激化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愤怒,而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升级到某 个点的时候, 他们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没办法理智判断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的 有问题,那么这是第一点。第2 点呢,如果孩子出任何的行为,家长都用同一种 语气,同一种态度,甚至同样的用词去批评他,那么孩子就没办法分辨自己的错 误程度是怎样的,也就是他们不能判断,哪些习惯是我现在着急去改,而哪些并 没有那么紧要, 这样的话即使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需要调整,那么他也无从 下手, 或者还是可能会有一种虱子多了不愁的感觉, 既然我的毛病都改不过来了, 那索性就不改了吧,所以说想要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日 常行为习惯进行分类,比如说,哪些是我们可以忽略的,而哪些?而哪些是值得 鼓励的?又有哪些是我们真的没办法忍受的, 那我们先来说可以忽略的行为,有 些无关紧要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抓着不放,比如说在我们上面 的例子当中,那位妈妈说孩子生活上特别磨蹭,那这可能跟孩子的性格有关系, 也可能家长是急性子看不惯孩子的慢?那么这个就可以划到我们可以忽略的行 为当中,一来呢,这可能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坏习惯,好习惯众多,需要我们一个 一个慢慢来建立,那么这个显然不是最紧迫需要去改变的,接下来我们再看值得 鼓励的行为,我们说,即使是习惯在不好的孩子,生活中也可能会有闪光时刻, 比如说孩子每天都赖床,但今天闹钟一响就爬起来了,自觉的去洗漱,那如果这 个时候家长的态度是,这是你应该做到的,没什么可表扬,那么就错失了一次强 化孩子正向行为的机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长只要看到了就要及时表扬,这 不仅是对孩子行为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利用这个机会启发孩子去思考,这 次为什么我能做到的呢?比如今天学校组织他们去参观科技馆,他特别感兴趣, 那么这就说明兴趣能够促使孩子好习惯的出现,所以说, 只有激发孩子改变的内 在动机,才能让他们慢慢的形成好的习惯,那最后我们再说一说,无法忍受的行 为怎么办?我们知道,一定有一些行为是家长无法忍受,甚至呢是对孩子的身心 发展非常不利的行为,比如说上面案例中的那个孩子,书桌上摊着一堆的书本, 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看电视还没有节制, 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很容易因为生气和烦躁 而采取批评惩罚的方式,但家长的情绪会引发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需要花时 间来应对自己的情绪时,他就没办法分身去调整行为,那么面对孩子这些必须要 改正的坏习惯, 家长应当怎么做呢?首先要对自身的习惯进行一个检验,有时候 孩子的习惯不好,跟家长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家长的素养本身就是最直接的家庭 教育,就像上面的案例,妈妈不满意,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乱糟糟,但放 眼他们整个家里面, 似乎也没有哪里是干净整洁的,还有个家长说孩子总是发脾 气, 摔东西不好好说话, 那家长也要想想, 是不是一个遇事急躁没有耐心的人呢? 所以说家长要更加有意识的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 先要做到,这样才能给孩子甚至可以学习,可以模仿的榜样,当然前面讲到了习 惯的改变是并不容易,还需要通过规则来管理和约束。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规则的建立,规则,不同于普通的要求,它具有特定的 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为什么说规则具有社会意义?很简单,这个社会是有规 矩的,孩子长大以后要在社会中生存,就需要他们具有社会品质,要遵循社会的 规则,不能想怎样就怎样,所以我们的人类的社会才建立了许多的规则,家庭也 是一样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去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有 了规则孩子就知道哪些行为是他可以做,而哪些行为是不可能的,像很多行为习 惯不好的孩子啊, 其实都是因为家里面没有给他们定规矩, 很多家长可能舍不得, 或者懒得花时间去给孩子立规则,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不受规则的约束,那么未 来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学习,还有社会化程度。因此从社会的层面来看,建立规则 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那再来说说规则的心理意义, 有的家长会说, 我的孩子内向, 如果给他立规矩,会不会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呢?导致他不敢竞争,胆怯退缩,那 还有的家长可能会曲解西方所谓的自由教育,认为孩子就像野蛮生长,家长可以 去感染熏陶孩子,但不能约束他们,可是规则他本身就是强制性的,但我们想要 改掉一个坏习惯,而被相应的规则约束时,心理上一定会感到不舒服,但这样的 心理上的不舒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且是个体成长必须要遵循和承受的。 孩子养成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不能遵守规则呢,也很正常,但是这不能成为 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