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防 止食品被污染,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2.对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实行人员健康检查管理,确保 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符合规定的健康要求。 3.凡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包括食品生产、食品安全管 理、保管、出库和检验等岗位的人员,企业应每年定期组织到指定的 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4.健康检查除一般身体健康检查外,应重点检查是否患有痢疾、 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 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5.患有上述疾病,健康检查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 口食品的工作,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6.对新进和调整到直接接触食品岗位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合 格后才能上岗。 7.企业应如实填写《人员健康档案》 ,并保存好从业人员健康检 查结果、健康证等健康档案。 8.企业人员健康档案应指定档案资料管理员进行统一保管。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工 作。 2.在购进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 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 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可以证明产品质量 符合标准或规定的相关资料, 以及证明产品来源的票证, 并保存原件 或者复印件。 3.要对购进产品的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①查验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 ;是否 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配料表、添加剂名 称、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等。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 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等。 ②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质量等级、产地等。 ③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 财产安全的产品是否 标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④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 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⑤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⑥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 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⑦进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是否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 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 的。 ⑧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⑨食品添加剂是否标注使用方法、使用量、适用范围,是否标注“食 品添加剂”字样,复合食品添加剂配料表中是否标注具体单一组分名 称,具体单-组分名称是否是 GB2760、卫生部公告中允许使用范围和 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4.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 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采购。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 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才能采购。 5.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 品相关产品,应拒绝进货。 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6.采购者采购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 品后,要详实记录《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中各项内容。 7.违反上述规定擅自采购不符合要求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 产品的,由相关责任人承担一切损失和后果。 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1. 成品出厂销售前,企业要如实详细记录《出厂销售记录》 ,查验出 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 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销售日期等内容。 2.质检科要保证对检验结果判定的独立性、科学性,对自检或经送检 合格产品,签发合格证明,成品库管理人员方可接收该批产品并进入 合格区。 3.经检验为不合格的产品,质检科要提出技术处理意见,填写《不合 格品处理记录》 ,报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4.成品库管理人员要采取妥善措施,确保合格产品贮存期间质量合格 和标识齐全。 5.质检科定期到法定技术机构送样,做比对检验报告,做好产品质量 控制。 6. 检验员严格执行出厂检验操作规程,科学、真实、全项目完成出 厂检验各项指标, 保证不漏检、 不误检, 做到批批检验, 认真填写 《出 厂检验记录》和原始记录,并报审核人签字。 7.对星号项检验项目,质检科要制定检验计划,每年至少检验2 次, 无检测能力的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委托检验。 8.《出厂检验报告》和《出厂销售记录》应由档案资料管理员统一保 管。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工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和关键质量控制点 的管理。 2.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 保存自查记录。 3.企业应按工艺流程图或作业指导书中关键控制点要求进行控制,详 细记录各关键控制点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参数, 还要有必要的半成品检 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4.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 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 设施等安全 控制记录。 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6.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 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7.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 成品交叉污染, 保证设备、 设施正常运行, 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 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 8.档案资料管理员负责档案资料保管,每月按时收集各部门各类记录 归档,按年或月装订成册归档,各种记录的保存期,原则上不少于三 年,如有遗失,追究档案资料管理员责任。 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制度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制度 1.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档案管理, 制定本制度。 2.培训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3.新上岗人员须进行上岗前培训。 4.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定食品安全内部培训 计划,报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 5.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培训的实施、培训、考核以及培训档案 的收集整理工作,填写《人员培训记录》 。 6.档案资料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归档保管。 7.食品安全培训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三年,不得遗失。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发现存在食品安全危害且已流向市场的召回工作。 2.召回信息的来源:一是自身自测或自查发现的;二是职能部门检测出 的不安全食品;三是客户的要求及反馈 ;四是媒体曝光的;五是政府和 职能部门发布的;六是消费者协会等相关协会或组织发布的。 3.食品召回的程序: A.主要负责人召集相关部门评估召回信息,经评估确需召回后,车间 停止生产,库房停止问题产品出库,销售部门立即通知销售商停止销 售,向销售商和消费者发放产品召回告知书,制定召回计划,明确各 部门召回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B.各部门填写《不安全食品召回处理记录》 ,记录不安全食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数量、不安全项目、召回地点等信息,组织相关责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