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武汉初三元调语文拓展阅读材料
20192019 年武汉市初三元调拓展阅读材料年武汉市初三元调拓展阅读材料 一、《平常心》一、《平常心》 (周国平)(周国平)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 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 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 顺其自然吧。 我们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 谊,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取决于许多因素,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 因此,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也应该 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 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要有平常心。人到中年以后,也许在社会上取得了一点儿虚名浮利,这时候 就应该牢记一无所有的从前。事实上, 谁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一条普通的生 命?有平常心的人,看己看人都能除去名利的伪饰。在青年时期,人有虚荣心和 野心是很正常的。成熟的标志是自我认识,认清了自己的天赋方向,于是外在的 虚荣心和野心被内在的目标取代。 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 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 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 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 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人过中年,就应该基本戒除功利心、贪心、野心,给善心、闲心、平常心让 出地盘了,它们都源自一种看破红尘名利、回归生命本质的觉悟。如果没有这个 觉悟会怎样呢?据说老年人容易变得冷漠、贪婪、自负,这也许就是答案吧。你 们雄心勃勃地要进入历史,我绝无这个雄心,因为我相信——历史不是一切,在 历史之外,阳光下还绵亘着存在的广阔领域,有着人生简朴的幸福。 一个人未必要充当某种历史角色才活得有意义,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古希腊人 那样的贴近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生活。 我们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尘世遭 遇,但是,我们永远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个人的尘世遭遇对于他自己 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那把我们绊倒的物体同时 也把我们支撑,我们不得不抓牢它们,为了不让自己在完全的空无中行走。 进入历史博物馆未免太拥挤了。 我早已没有这样的奢望。二十三岁是一个分 界线, 在此之前还难免有少年人的自我夸张病,此后我愈来愈能如实地看待自己 了。再说,能不能进入历史,这是后人用他们的眼光来判断的事情,与我完全无 关,也用不着我来瞎操心。我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别无他求。 我已经厌倦那种永远深刻的灵魂,它是狭窄的无底洞,里面没有光亮,没有 新鲜的空气,也没有玩笑和游戏。博大的深刻不避肤浅。走出深刻,这也是一种 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 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 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 也许, 宽容自己这一点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平静。 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 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我们不得不把 1 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 种坦然。 无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 可是, 当我们甘心于不甘心, 坦然于无奈, 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了无所谓,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 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野心倘若肯 下降为平常心,同时也就上升成了慧心。不避平庸岂非也是一种伟大,不拒小情 调岂非也是一种大气度? 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 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做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 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 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 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 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 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 从容中有一种神性。在从容的心境中,我们仍得以领悟上帝的作品,并以之 为榜样来创作人类的作品。没有从容的心境,我们的一切忙碌就只是劳作,不复 有创造;一切知识的追求就只是学术,不复有智慧;一切成绩就只是功利,不复 有心灵的满足;甚至一切宗教活动也只成了世俗的事务,不复有真正的信仰。没 有从容的心境,无论建立起多么辉煌的物质文明,我们过的仍是野蛮的生活。生 而为人,忙于人类的事务本无可非议,重要的是保持心的从容。 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为了哲人。苏格拉底说: “我知道 我一无所知。 ”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无知的,别的人却把 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心中有完美, 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 这就是哲人。 二、《老人与海》在中国二、《老人与海》在中国 《老人与海》于 1952 年发表后,在美国立即引起轰动,随后又被译成数十 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得到了西方评论家和读者大众的高度赞扬。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批评的声音曾在专业研究者中成为主流。据统计,在 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关于《老人与海》的研究文献数目却不足《太阳照样升 起》的1/4。而从 90 年代至今,美国学者除在 1992 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年会的 海明威专题讨论会上专门探讨了《老人与海》40 年的批评史和本·斯托茨弗斯 在他的论文《的拉康式解读》外。 相对于《老人与海》在美国由热到冷的境遇来说,在中国受到的关注却是不 断升温。 《老人与海》被介绍到中国也有 50 多年的历程,从零散的接受阶段到不 断升温的学术交流,对其研究的角度也开始由单一视角向多角度、深层次扩展。 在这一历程中,中国接受者依据自身的文化使其对《老人与海》的选择与接受具 有了中国特色。 本文运用接受理论对 《老人与海》 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做整体研究, 并探究这部小说是如何潜移默化进我们的文化中。 介绍了《老人与海》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并细述做这一课题的目的。 第 一部分是以中国译介群体为主体,评述译介学者对《老人与海》的翻译历程;迄 今为止, 《老人与海》的中译本多达到20 多种,相对于译本的不断涌现,对国内 仅有的四篇关于译本的有限研究就显得单薄了一些。本节笔者选其来自张爱玲、 吴劳、黄源深的三个较有影响的译本进行译介研究。 第二部分是以中国学者评 2 论群体为主体,评述其对《老人与海》的学术研究状况;在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随着学术不断交流,评论的视角或者说焦点在从单一走向多角度化, 本文将批评学者群自 20 世纪 70 代末开始对于《老人与海》的批评研究视角的转 换进行详细分析,并探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以中国作家群体为主体,评 述《老人与海》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最终要在本土作 家的作品中体现,本节通过《迷人的海》和《年月日》两个个案研究其如何影响 了中国的文学作品。 结语部分,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