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说一步之遥
姜文说《一步之遥》 姜文:大家以为我是毛粉,所以来打我吗? 澎湃新闻张喆2014-12-19 09:01 我简单说一句,他是成功的反抗者,他又是一个 HOLD得住 的统治者,这在历史中,这种人物是很少的,我是从这个角 度,因为喜欢看历史,我是从历史角度来谈这个人。 《一步之遥》剧照 姜文说,电影《一步之遥》 ,“是一个赎救,一个通过受难, 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的一个故事”。 他觉得,从 12 月 15 日《一步之遥》全球首映礼以来,到 12 月17 日距离影片上映前一天, 关于他和电影的种种“误解”, 有一种马走日在现实中再走了一遍的感觉。 12 月 17 日下午,姜文在北京的工作室里和澎湃新闻 ( )聊嗨了。约定的专访时间只有 15 分钟, 结果说着说着,就说了一个多小时。 采访过程中,姜文就舒淇饰演的角色为什么要用配音,影片 是否低俗,为何一度未过审等,围绕这部电影的热点问题, 一一做了回应。他说,“我觉得我姜文的电影可能什么毛病都 有,就是没有低俗,你可以去查去。” 当日,姜文还把编剧廖一梅、孙悦、孙睿、于彦琳,以及摄 影指导谢征宇都叫来,一起接受采访。 姜文手捧《毛泽东诗词》 “我还没看到真正专业的评论” 澎湃新闻:从网上的评价开始聊起吧,在 12 月 18 日电影公 映前,从首映后的情况看,口碑已明显呈现两极化趋势。你 怎么看外界对 《一步之遥》 的评价的?这些正反两方的评价, 你关心吗?有人帮你收集整理,你会抽时间看吗?你会作何反 应? 姜文:是这样的,你们随时补充,省得成为我的一言堂。 我容易急脾气,所以我先说吧。既然你问我了,看我怎么说 啊,第一个我是坐在这里岁数最大的,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我又要说远了,说远了你们打断我,就是说,我从 22 岁开 始,我在中国电影上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明星。那个时候, 也不是谁争取的, 你要演了几个大片, 你演了爱新觉罗·溥仪, 你演了谢晋的戏,那时候还没有《红高粱》啊,那时候还演 了个合拍片《花轿泪》 ,在上海和秦怡老师拍的,我演秦怡 老师的爸爸,我那年 23 岁,秦怡比我大很多岁数,我当时 真敢干,我愣演了她爸,而且我当时特别喜欢把自己化妆成 老头, 装老, 我十几岁、 二十几岁的时候可爱在大街上装老, 以至于走在大街上,解放军叔叔见到我,叫我大爷,我就特 别过瘾,是这样一种心态。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当时中戏刚毕业,想的是在专业上怎么 把角色演好的前提下,我就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按我现 在的理解,那是一个很正常的事,你一心迷恋专业,然后给 大家认可了,没有炒作,也没有走红地毯,甚至热的时候, 我还愿意光着膀子出去, 直到有一天, 我光着膀子去王府井, 被所有人都认出来,他们对着我指,“这不是那谁谁谁”,我 不敢再不穿衣服上街了。我弟弟(姜武)在旁边也发现情况有 变化,“怎么回事, 这不是我哥吗,怎么都成你们都认识的人 了?” 我要说的是,这话说也就是有二十……哟,有二十六七年了 吧,我一共也就 51 岁,这么算起来,有多一半的时间是“不 幸”做了个名人,但实际上,我到现在还仍然不能适应我是名 人的状态,我心理上没觉得自己是个名人。那很多人也跟我 说,“你这种事吧,你应该付出的代价,公众人物嘛,人家想 说什么是人家的自由,你把这件事高举高打成这样了,视野 中能看见,要不说你说说谁?也是给大家无论是在什么样的 情绪当中,有一个宣泄的出口”。我尽管有许多朋友跟我这么 说, 道理我都明白, 但是仍然……谁不愿意听好话啊, 对吧, 正常人嘛,我不能把我自己装成一个不正常的人,说“说什么 我都高兴”,那不可能,谁都不愿意。 澎湃新闻:那是圣人的标准了。 姜文:那我肯定不是啦,我就是个普通人,赶巧有了名儿。 这种名儿还没全儿,我不能说,“你们都不许说了。”这事就 是说,有名而无力而无权的时候,其实他是个弱者,我们说 当年的阮玲玉,有名,有名的意思是说,老远能看见,那收 拾她,很多人是不心疼的,直到把她逼着吃安眠药。 但是这种事呢,似乎在人类社会中也很难避免。我不是说大 家不可以批评,可以批评的,对我的批评,伴随着我 51 岁 多一半的时间,我应该适应这事儿了,但是仍然不太适应。 那么我就说,理智上说,我什么都应该接受,什么都应该面 对,里边稍稍有一点让我觉得不够理想的状态是,我是这样 要求我自己,我不要用情绪来对待眼前的事情,但是现在碰 到很多的事情是,很多人是在宣泄情绪,这个情绪其实我稍 微听一听,我没看啊,听一听呢,我觉得呢,我心里有点坦 然了,就是说,我其实非常希望有对电影的批评,促进我更 好嘛,因为这个态度跟我一样,我也希望我更好。 但问题的是,像(廖)一梅老师说的那样,我们是专业的人, 我们知道专业的话语是怎么说的,当然我们不要求对电影发 出声音的人都那么专业,但问题是现在发声的很多人,也不 是普通人,也是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发的声,我觉得应当 有责任,而公众人物不能仅仅用情绪发声,这样我觉得对社 会不太负责任,这是我的想法,就是说,现在的很多声音, 在我看来,略有一点失望在于,似乎不看这个电影,事先发 好,直接按在了这个电影上,按在哪个电影上都行,那我觉 得,你说好了,这叫任性,说不好,有一点不理智,有一点 情绪的宣泄,但是退一步想,我有没有不理智?光用情绪对 待公众、对待记者的时候?我有。 澎湃新闻:性情中人嘛。 姜文:啊,不,好听才叫性情中人,人家认识你才说性情中 人, 人家不认识你就说, “孙子欸,至于吗?你等着。 你等着, 我还不用看,我就把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有些东西,萨特怎么说来着,存在就 是合理的嘛, 有它的偶然性, 也有它的必然性。 出现在今天, 我可以很清楚感觉到,大家伙肚子里都有点气儿,但问题是 这气儿不是我惹的,呵呵呵,我没惹他们,他们以为,或者 误解为,我在某个场合对另外一个人的话,惹恼他了,所以 今天容易把这事儿揣在这电影上。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同 意廖一梅说的,我到今天也没有看到,真正专业的评论,哪 怕服装啊,道具啊,故事啊,情节啊,哪怕说这电影到底拍 的像不像上海啊, 是不是20 年代啊, 都可以, 但是上来就…… 就像我刚才说的,不看电影也能写成那样,看了别的电影也 能写成那样,所以我总觉得有点空对空,有点可惜了这次机 会。 当然这件事产生的状态,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同时我也愿意 说一句话: “那一定是跟我以前说话的不理智也有一定的关系, 情绪化嘛,所以也招来了一批情绪化的态度”,这是我目前的 一个认识。 舒淇的“声音”是怎么没的 澎湃新闻: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消息说,舒淇一进剧组就背了 16 页的台词。可为什么在成片中,你坚持要让舒淇扮演的角 色配上京片子?舒淇是否事先知道,并看过效果?她对此满意 吗? 孙悦(编剧) :关于舒淇配音的事情,我可以说一下,因为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和舒淇对词儿的时间比较多,几乎每 场戏都是我跟舒淇对词儿的,那(姜文)导演之前是不是就决 定用配音,“你不用讲好了, 我们肯定用配音的,我们会给你 配个北京口儿的”,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舒淇确实是在这个 角色上,花了很大很大的苦功,她是花时间去练这个北京话 的,导演当然也是希望她一个人把台词这件事情挑战下去, 但是拍摄过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