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之学是一门大智慧, 同时也是被人们曲解太多、 误解太深的思想。人们习惯断 章取义,以既定的观念戴着变色眼镜看老子。 这就好比杯子里已经满满的, 现在要注入新的 水,当然新水一部分会溢出来, 一部分会因与旧水混合而改变味道。 老子学说是一家很独特 的思想,学习它需要我们首先清空杯子,静下心来,放下成见,倾听、思考、体悟。 第一章为全书立论, 也是了解老子观察、 思考事物的门径。 开篇老子就提出 “道”、 “名”、 “有”、 “无”、 “玄”五个概念,由于料到容易被人们误解,所以老子特别强调: 我的“道” 和通常的道是不同的,我的名词概念也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意思,而是具有特定 的含义。切记、切记! 什么是“道”?由于难于理解,一时说不清楚,所以暂不解释,但 老子透露了体道、悟道的一把钥匙——“有”、 “无”及其关系。一旦搞清楚“有”、 “无” 的问题,一切问题便显得简单易解了,我们的一只脚也就迈入了理解老子思想的门槛。 什么是“有”呢?“有”是人们通常能够感知到的存在, 即显性事物。什么是“无” 呢?“无”是人们通常感知不到的存在,即隐性事物。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人们通常感知不 到“无”,老子怎么会发现呢?假如我们联想集盲、聋、哑三项不幸于一身的海伦·凯勒却 能感知到光线、色彩和声音等的存在,对于老子发现“无”的存在也许就不会感到神秘了。 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 较之今人,老子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当然少得可怜, 但老子善于 观察,善于独立思考和感悟,所以他能够由小及大,由大及小、由多及少,从有形联想到无 形,从具体联想到抽象,顺藤摸瓜,举一反三,追本溯源,穷极真理,所以老子所处时代提 供的知识已经足够他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思想了。 可以设想: 老子看到大千 世界包罗万象,万物从何时出现?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主宰事物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应当 是摆在每个哲人面前且必须探讨的问题, 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老子。 比如, 儿女乃父母所生, 父母亦其父母所生,上溯到一个家族必然拥有共同的祖先, 追溯下去,人类也会来自共同的 祖先。同样,各类有生命的事物必定来源于各自共同的祖先,各类无生命的事物亦必同理。 以此类推,万事万物合而为一,宇宙也应当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如果说这个祖先是个有形的 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又来自于什么东西呢?推演下去, 问题会愈来愈复杂。可是老子会 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动植物死后,尸体腐烂,化为无形,无生命的东西也会化作无形。这些 东西哪里去了?应该不会是绝对意义上的消失了, 一定是变换了存在的形式, 只不过难以被 人感知罢了,这就是“有”生“无”的道理。既然如此,反过来,我们通常感知到的万事万 物当然来源于“无”了。这应该是老子提出“有无相生”命题的基本逻辑吧。这里的“有无 相生” 逻辑表明事物仍然是存在分别的, 但依据前文 “万物和宇宙来源于共同祖先” 的逻辑, 时间愈向前追溯,宇宙间事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应该愈少,少而又少,“有”、“无”难分, 继而“有”、“无”不分,混而为一,起个名,勉强叫做“道”。老子通过对自然的广泛观 察和深刻感悟,以逆向思维方式追溯至事物本源,命名曰道。既然反向推得“道”的概念, 那么从正向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这里的 “二” , 即是“有”和“无”,老子名之曰“玄”,称二者的互生关系为“玄之又玄”。老子说“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意为只要理解了“有”和 “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就可上推及道, 下查万物,获得认识宇宙万物本质和变化规律的门径。 在老子思想中,道有的时候代指万物本原,有时也可看作万物运行的原动力和规 律。如果有人问老子;道究竟是什么?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老子可能会笑一笑: 道就是 道,若问得过于详细,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确确实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打个比方,道犹 如一个鸡蛋,鸡蛋本身似乎很简单,但孵出的小鸡好似一个小宇宙, 什么器官都能生长发育 出来,可是这样的比喻仍然是蹩脚的,因为鸡蛋本身毕竟还是属于“有”的范畴。 孔子问礼老子,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周朝。 翻阅中国古代典籍, 有关孔子向老子问 礼的事记载很多,《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史记》中 有两处,《庄子》中则有五处。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有学 者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 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 有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 多。 “我认为是多次。”鹿邑老子文化研发中心副主任韩华周先生说,“两个伟人之间有 感情,两个人相互崇拜,多次问礼其实是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增进的过程。” 但鹿邑老子文化研究会的王学良先生却认为,孔子与老子是师承关系,孔子是老子的 学生,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 两个鹿邑人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学界有关孔子问礼老子两千多年来的看法。关 于孔子与老子的关系,以前中国学术界主流的看法是,老子学说与孔子学说是对立的,这 种对立的根据,就是目前通行的王弼注本《道德经》和河上公注本《道德经》里,存在着 孔子和老子学说不一致,甚至完全相矛盾的地方。比如, 《道德经》有:“绝圣弃智,绝仁 弃义”,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根本——“圣”与“仁义”的概念,老子都是反对的,要弃 绝它,否定它,这是原来通行本中重要的词句。由是,有观点认为,孔子问礼老子是两个 人思想的交锋或平等的交流。 1918 年 8 月 20 日, 鲁迅先生在致友人许寿裳的信中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有学者认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数次向道家 创始人老子问礼,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笔。 搁置分歧,有一点毋庸置疑,孔子问礼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盛事,两 个人的会晤,为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留下了两个伟大思想碰撞的光辉。 前期问礼:一种学习的心态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向老子请教的内容包括了礼、仁、道、乐等中国文化元素。如果 以此来计,确实难有定论,但从已有史籍记载的问礼内容来看,却有着明显的分别。也就 是说,前期更注重礼仪,孔子本身的姿态更多是以学习的心态,越往后,问礼的内容越深 奥,开始涉及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道教与中国儒学的核心内容。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 535 年),地点在巷党(今山 东境内)。其时,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 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 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 出殡那一天,年仅 17 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 事,所以也被邀助丧。 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 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 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中途 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应该继续 前进为好。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 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 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日落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