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重点笔记
.~ 绪论 1.约生存于公元前5 世纪的名医扁鹊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2.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记载小儿五官科专科全书。 3.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提到用柳枝蘸药拮齿法,大概是世界上关于刷牙的最早 记载。 4.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压舌板检查咽喉, 《喉科秘钥》中有 利用光学知识检查咽喉的方法。 《重楼玉钥 yue》 首选提出用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 其他 1. 耳病常用外治法:清洁法,滴耳法,吹药法,涂敷法。 2. 鼻病常用外治法:滴鼻法,蒸气吸入法,洗鼻法,涂敷法,吹药法,塞鼻法。 3. 咽喉病常用外治法:吹药法,含漱法,含噙法,蒸气吸入法,敷贴法,烙法, 啄治法。烙法:使用与乳蛾,喉痹。包括火烙法和灼烧法。 4. 啄治法:用扁桃体手术刀,在扁桃体上做雀啄样动作,每侧 4 到 5 下,伴少量 出血,以吐 2 到 3 口血为度。2 到 3 日 1 次,5 次为 1 疗程,一般不超过 3 个 疗程。治疗可起到放血排脓,疏导瘀阻作用,使邪热外泄,脉络疏通,瘀血消 散。 5.鸣天鼓(定义) :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的方法,用于防治耳 聋,耳鸣。其方法是:调整好呼吸,先用两手掌按摩耳廓,再用两手掌心紧贴两 外耳道,两手食,中,无名,小指对称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再将两食 指翘起放在中指上,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 可闻洪亮清晰之声,响如击鼓。先左手 24 次,再右手 24 次,最后双手同时叩击 48 次。 5耳鼻咽喉病的主要病因:外因:外感邪毒(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燥邪, 时邪疫疠,异气) ,外伤致病,异物所伤。内因:饮食所伤,劳倦内伤,情志不调, 官窍间疾病相传。 6.耳鼻咽喉病的主要病机:实证:外邪侵袭,脏腑火热,痰湿困结,气滞血瘀。 虚症:肺脏虚损,脾气虚弱,肾脏亏虚。 7.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在悬雍垂根部做一假想之水平线,腭舌弓外侧缘下 端坐一垂直线,两线交点处为切口点。用百分之 2 丁卡因溶液涂于切口周围。切 开时刀尖刺入深度不宜超过 1cm, 以免损伤大血管。 随后用止血钳向后方逐层分离, 直达脓腔,将切口扩大至脓排尽为止。 .~ 耳鼻咽喉口齿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耳 1.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2.外耳道峡部: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 2.5--3.5cm,为一略 呈“S”型弯曲的管道,其外 1/3 为软骨段,内 2/3 为骨段,两端交接处较狭窄, 称外耳道峡部。较大异物常嵌于此。 3.中耳是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 侧壁之间。鼓室如六面箱形,有上,下,内,外,前,后。 光锥为鼓膜穿刺的部位, (鼓膜的后下,前下部位) 4.鼓室腔内有锤骨,砧(zhen)骨和镫骨相接而成的听骨链,使鼓膜和前庭窗联 结。镫骨肌被骨索神经支配(面神经的分支) 5.咽鼓管: 成人咽鼓管长约 3.5cm, 外 1/3-鼓室口为骨段, 内 2/3-咽口(鼻咽部) 为软骨段。咽鼓管的功能: 1.调节鼓室气压(保持中耳气压稳定) 2.排除中耳 分泌物。婴儿与成人的咽鼓管比较: 婴儿的咽鼓管短,粗,平,直,故感染较成人 多见。支配咽鼓管开和闭的肌肉为: 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 。乳突分为气化型, 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等 4 种。4.咽圆枕后上方有一凹陷,称 咽隐窝 ,邻 近颅底 破裂孔 ,为 鼻咽癌 好发部位。 6.乳突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 7.内耳:又称迷路。外层为骨迷路(耳蜗,前庭,鼓半规管) ,内层为膜迷路(蜗 管,椭圆囊与球囊,膜半规管) 。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含 内淋巴液。迷路动脉来源:小脑前下动脉或基底动脉,椎动脉。 8.耳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听觉功能和平衡功能。 鼻 1.鼻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 鼻中隔结构: 鼻中隔软骨,梨骨,筛骨垂直板.利特氏区(名词解释):鼻中隔前下 方黏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称 利特尔动脉丛 .该区是鼻出血 的好发部位. 2.鼻窦: 上额窦,额窦 前组筛窦开口在中鼻道;后组 筛窦与蝶窦 为后组鼻窦. 后组筛窦开口在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炎为鼻窦炎中最常见。 3.鼻腔的生理;鼻腔主要有呼吸,嗅觉,共鸣的功能. 一. 呼吸和保护功能:1 鼻阻力: 正常的鼻呼吸依赖于鼻腔的适当阻力, 正常鼻阻 力的存在有助于肺泡气体的交换 2.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是依靠鼻粘膜下 丰富的血管及粘液腺的作用,使空气经过鼻腔到达喉腔时,温度接近正常,相对 湿度可达百分之 75 3.过虑和自洁作用:主要是靠鼻粘膜纤毛运动及其所分泌粘 液的作用,使鼻腔在正常状态下保持无菌及清洁。4.反射功能:喷嚏反射使气体 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借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等。 二. 嗅觉功能 三. 共鸣作用 .~ 咽喉 1咽自上而下分:鼻咽,口咽,喉咽。 2.鼻咽部: 腺样体:在鼻咽部顶后壁有淋巴组织团称为腺样体.两侧壁有咽鼓管 的咽口,咽鼓管开口后方和上方稍隆起,称咽鼓管隆凸.咽鼓管隆凸后上方有一个 较深之窝称 咽隐窝 ,为 鼻咽癌 好发的部位 3.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为喉部最大的软骨 2.环状软骨:喉部唯一完整的环形软 骨,保证呼吸畅通有重要作用 3.会厌软骨:会厌分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疏松. 4. 杓状软骨 4. 喉腔: 喉腔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声门裂: 声带张开时, 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最窄处。 耳疾病 1.旋耳疮相当于西医学的“外耳湿疹” 。小儿多见。病因病机为:风热湿邪犯耳, 血虚生风化燥。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为“月食疮” 。 2.耳带疮(定义) :是指因风热邪毒外袭所致的以耳痛,外耳疱疹,甚或口眼窝斜 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多为单侧发病,青年及老年患者居多。西医的耳带状疱 疹。诊断要点:三大特征——耳部疱疹(耳痛)面瘫内耳症状:眩晕、耳鸣耳聋 分型——Ⅰ型:耳部疱疹 Ⅱ型:耳部疱疹 + 面瘫 Ⅲ型:耳部疱疹 + 面瘫+ 内耳症状 3.断耳疮(定义) :是指因耳郭损伤染毒,火毒上炎所致的以耳郭红肿疼痛,溃烂 流脓,甚至软骨坏死,耳郭变形为特征的疾病。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相当于 西医学的“耳郭化脓性软骨膜炎” 。 诊断要点(掌握) : (1)病史:多有耳郭损伤,冻伤,烫伤,烧伤或针刺,手 术等病史。 (2)临床症状:起初耳郭灼热感及肿痛感,继则红肿加重,范围增大, 疼痛剧烈,坐立不安。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头痛等。 (3)检查:耳郭红肿,触痛 明显,可有波动感,继则破溃流脓,软骨坏死,最后至耳郭变形。 注:内治法效果一般不好,初期如果用抗生素控制好,一般能痊愈 4.耳瘘:是因先天禀赋不足,耳部皮肤腠理失养而发生于耳前或耳后等处的瘘管。 禀赋缺损,复感邪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气血耗伤,邪毒滞留:益气养血,托毒排脓。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 5.耳廓痰包:是指以耳廓局限性,无痛性肿胀,肤色不变,按之柔软,穿刺可抽 出淡黄色液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的耳廓假囊肿) 诊断要点:耳廓局限性、无痛性、囊性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