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经验总结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经验总结 由于是周末的缘故,昨天就和病人约好今天七点 就上班,打算处理完病人后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刚锁上诊 室里的门,病房的一位主管医生带着一名落枕的病人来 了。自诉昨晚落枕了,沿着风池穴到肩井穴的足少阳胆经 处疼痛,仰头或者摇头时疼痛加剧。简单的处理了一下, 快针,针后不留针,病人疼痛消失而去。 落枕是常见 的一个小病,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疗效也不 错。 很多的人采用服用中药汤剂的方式,个人意见此病无 需服用中药,到针灸科接受治疗比较好。我在针灸的临证 中遇到了很多的落枕病人,还有很多的同事或者他们的家 属。有些点滴的心得与体会,梳理一下,整理出来。 1. 落枕穴,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劳宫穴,在手掌背面二三掌骨 之间,掌指关节后大约半寸的位置,寻找压痛点,针刺按 揉均有效果。患者自己也可以自己按揉,疼痛也会消失大 半,不用去看医生。 如果压痛点不明显,可以在三四 掌骨之间或者中渚穴附近寻找压痛点。有一女性病人落枕 后,外劳宫穴压痛不明显,而中渚穴压痛明显,针刺后疼 痛消失。 2.悬钟穴,落枕的很多病人,疼痛的部位经常 会出现在足少阳胆经的巡行位置上,针刺或者按摩悬钟穴 也有不错的疗效。注意,针刺时不要针刺的太深,太深了 反而疗效不好,半寸足矣。沿着足少阳胆经平刺或者斜刺 亦可,手法重一些,连续行针,直到疼痛消失。 3.一种 比较简便廉验的民间操作方法,但是效果也很好。把擀面 杖或者啤酒瓶在火上烤一下,趁热沿着疼痛的部位由上而 下滚压,力度由轻到重,以病人的耐受唯独。千万不要讲 擀面杖烤的太热,以免烫伤颈部皮肤。此方法一日之内可 以操作数次,有的病人一次就能痊愈,有的需要做几次才 可以。 4.大料(八角) ,花椒,小茴香各等分,煎汤浸 毛巾拧干后热敷疼痛部位,毛巾冷却后再放入热药汤中浸 泡片刻。这也是一种家庭内部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就地 取材。不要小看这三种食物作料,都是治疗痹症十分好的 中药,特别是外治。注意,煎煮的时间不要太长,五分钟 就可以了,煎煮的时间太长,一些挥发油就挥发了,疗效 会打折扣。还有,毛巾不要拧的太干,最好准备两条毛巾 交替使用。 5.后溪穴和束骨穴,我的导师高树中教授在 《一针疗法》中论述的很详细,可以参看。 6.个人特殊 针灸治疗方法:中指背面,第二之间关节处针刺,平刺, 向心方向,疗效立竿见影。如有瘀斑或者小静脉,点刺放 血更好,或者用梅花针叩刺出血,或者用测血糖采血针快 速点刺。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些病人可以自行处 理,简便廉验,勿须花钱。我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花最 少的钱治疗好疾病才是高手,甚至不花钱能把疾病调理好 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如同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的最 高境界一样。可惜这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 这个大环境下,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 的影响。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都是修行,积功 德。作为一名普通中医,我所做的就是把我知道的治病方 法毫不保留的公布出来,如同白雪皑皑的大地上有一堆小 小的篝火,虽然没有多少热量,但是能带来一点希望。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7、慢性肾炎《有病早知道— —看看舌头》6、肝胆系统疾《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5、风湿性心脏《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4、支气管炎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3、消化系统《有病早知道— —看看舌头》2、舌色(续)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1、望舌七步骤 千古中医故事 (一) 《华佗》之神医传奇(二) 《华佗》之华佗之死 (三) 《扁鹊》之诊病圣手(五) 《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六) 《李时珍》之毕生一部书(七) 《李时珍》之本草耀 神州(九) 《孙思邈》之药王崛起之(十) 《张仲景》之医 圣之路(十一) 《张仲景》之流芳百世(十二) 《张仲景》 之天人相应(十三) 《张仲景》之阴阳本源(十四) 《张仲 景》之五行生克(十五) 《孙思邈》之药王成名(十六) 《孙思邈》之药王著书 解读中医 5 中西互补 4 中西之路 3 中医之功 2 中医之难 1 中医之源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01 中医诊断学 02 中医诊断学 03 中医诊断学 04 中医诊断学 05 中医诊断学 06 中医诊断学 07 中医诊断 学 08 中医诊断学 09 中医诊断学 10 中医诊断学 11 中医诊 断学 12 中医诊断学 13 中医诊断学 14 中医诊断学 15 中医 诊断学 16 中医诊断学 17 中医诊断学 18 中医诊断学 19 中 医诊断学 20 中医诊断学 21 中医诊断学 22 中医诊断学 23 中医诊断学 24 中医诊断学 25 中医诊断学 26 中医诊断学 27 中医诊断学 28 中医诊断学 29 中医诊断学 30 中医诊断 学 31 中医诊断学 32 中医诊断学 33 中医诊断学 34 中医诊 断学 35 中医诊断学 36 中医诊断学 37 中医诊断学 38 中医 诊断学 39 中医诊断学 40 中医诊断学 41 中医诊断学 42 中 医诊断学 43 中医诊断学 44 中医诊断学 45 中医诊断学 46 中医诊断学 47 中医诊断学 48 中医诊断学 49 中医诊断学 50 中医诊断学 51 中医诊断学 52 中医诊断学 53 中医诊断 学 54 中医诊断学 55 中医诊断学 56 中医诊断学 57 中医诊 断学 58 中医诊断学 59 中医诊断学 60 中医诊断学 61 中医 诊断学 62 中医诊断学 63 中医诊断学 64 中医诊断学 65 中 医诊断学 66 中医诊断学 67 中医诊断学 68 中医诊断学 69 中医诊断学 70 中医诊断学 71 中医诊断学 72 中医诊断学 73 中医诊断学 74 中医诊断学 75 中医诊断学 76 中医诊断 学 77 中医诊断学 78 中医诊断学 79 中医诊断学 80 中医诊 断学 81 中医诊断学 82 中医诊断学 83 中医诊断学 84 中医 诊断学 85 中医诊断学 86 中医诊断学 87 中医诊断学 88 中 医诊断学 89 中医诊断学 90 中医诊断学 91 中医诊断学 92 中医诊断学 93 中医诊断学 94 中医诊断学 95 中医诊断学 96 中医诊断学 97 中医诊断学 98 中医诊断学 99 中医诊断 学 100 中医诊断学 101 中医诊断学 102 中医诊断学 103 中 医诊断学 104 中医诊断学 105 中医诊断学 106 中医诊断学 107 中医诊断学 108 中医诊断学 109 中医诊断学 110 中医 诊断学 111 中医诊断学 112 中医诊断学 113 中医诊断学 114 中医诊断学 115 中医诊断学 116 中医诊断学 117 中医 诊断学 118 中医诊断学 119 中医诊断学 120 中医诊断学 121 中医诊断学 122 中医诊断学 123 中医诊断学 124 中医 诊断学 125 中医诊断学 126 中医诊断学 127 中医诊断学 128 中医诊断学 129 中医诊断学 130 中医诊断学 131 中医 诊断学 132 中医诊断学 133 中医诊断学 134 中医诊断学 135 中医诊断学 136 中医诊断学 137 中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