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工读后感陈文涵
《学做工》读后感 10111530303陈文涵 在选择读书报告要读的书籍时, 老师列出来一大摞书单, 读到本书的标题时有点点疑惑, 然后就看到了后面跟着的小尾巴——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倒是像极了中国的俗语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引起了好奇就决定好好地读一读它。 《学做工》是一部田野调查式的社会著作,由保罗·威利斯在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密集 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生动地描绘了汉默镇的孩子们在1972 年到 1975 年间的一连串故事, 以及 12 位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作者保罗·威利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是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这本于1977 年出版的《学做工》更是被视为伯明翰 学派运用民族志方法进行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研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在网上搜索学做工时才发现,这本书的中译版在2013 年才在大陆发售,原因是繁简体 中文版权拥有的不明确, 所以对于一本迟到了近三十年的作品, 作家保罗·威尔斯在新书发 售之际特意来到中国,和中国的学生及学者们对于该书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开展了一系列讨 论。 “ 《学做工》中探讨的情形与当今中国的情形之间有一些相似性。很强的连续性、很多的 相同点是这本书在当下中国拥有读者的原因。 ”威利斯认为,在当时的英国、现在的英国, 以及现在的中国,都存在阶级差异,欧美的阶级差异两极分化正日益加剧, 现在的中国也是 如此。 “第二个连续性是教育方面的矛盾。如果社会只有一个阶级,也许教育就很容易理解 了。当社会非常不平等时,社会的不平等一定会在教育中反映出来。 教育到底是什么?是生 产统治阶级?是发展经济中的生产力?还是被统治阶级争取解放?还是与经济无关的人文 总体发展?” 带着作者给予的反思,我开始了阅读。 在书中最先被提到的是民族志的概念, 研究不是从某一特定学科如教育学, 社会学出发 来进行概述,而是秉着一种多学科或后学科时代的精神。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 它运用田 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核心, 也是人类学学科的明确特 征, 既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的手段, 还包含着一种文化实践 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 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就如书的第一部分,大段都是和家伙们的 访谈记录, 作者在课堂和课余活动中都会对家伙们进行观察及参与观察, 并定期举行小组讨 论并录音, 以及在日常与老师, 父母等的交谈草记, 所有的描述都是以客观直接的样貌呈现, 尽管有评述但也是尽量保持被访者的原意,不去涉及评论对错或是其他看法。 汉默镇地处英格兰中心, 它具备所有典型的工业性质和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特征, 并拥有 可能是历史最悠久的工人阶级。 汉默镇是作者虚构的名字, 但我们可以相信它作为最早的工 业化城镇之一,它的居民也成为第一批工业无产者。1972 年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已有半个 世纪, 它所带来的影响对汉默镇甚至整个欧洲都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 造作用, 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 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 势的大动荡。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 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 展现出资本主 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 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 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 伴随 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甚为鲜明。于是,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 生了变化,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 是又一个全新的诞生于机器作业的社 会利益群体。无产阶级者们没有小块土地,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是单纯的雇佣劳动者。 由于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而渐渐组成, 因为工作的集中性, 机械操作的烦闷重复性几乎 丧失了劳动原有的创造感,他们有严格的纪律,在他们的上面有监工管着, 老板压着(绝对 的财富分配者) ,和使得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 保罗·威利斯写作的主要题设是隐在副标题的那句话, 工人阶级子弟为何子承父业。 英 国工人阶级家庭的出身。 使他关注阶级上层流动的可能性, 文化与阶层是他最关心的两个问 题,说他们别无选择未免太过简单, 体力劳动报酬低,社会地位不高, 就连劳动本身也枯燥 无味,作为体力劳动者选择底层工作这一过程令人惊讶, 另一面。在人们的通常观点里,工 作能力和学习才能在不同的人群中是逐层递减的, 正如在《学做工》中, 威利斯所采访到的 文法学校的循规生和男子学校的家伙们, 那些拥有良好资产阶级背景或是社会地位的孩子更 愿意认真读书,也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而那些出身工人阶级家庭、 最终自己也成为工人阶 级的男孩子,则是令教师和好学生们头痛不已的“家伙们” 。他们对成绩不屑,嘲笑学习好 的男孩为书呆子,娘娘腔,他们标榜自己的“男子气概”,包括打架的能力,对女孩的魅力。 从后文中呈现的汉默镇那些 “家伙们” 行为逻辑和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给出的答案, 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 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 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 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智主义的结果。 正是反学校文化中的这些态度, 而不是正式学校教育, 把家伙们带到生产过程中去。 这些态度,源于反校园文化对劳动的认识, 作为一种洞察和自 我提升,从而在制度环境中发展形成特定的阶级形式。 这本书所汇报的研究包括一个实验研究和五个对比研究。 实验研究关注的是一个镇上十 二名受中等教育的工人阶级子弟,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与工人阶级反学校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 联系。 他们所在的学校我们称它为汉默镇男子学校, 学校位于一个典型的建于两战间隙的工 人阶级公屋社区中心, 学生完全来自工人阶级, 享受的教育至少和同等环境下英国所能提供 的教育一样好。同时因为它新建了一个设施齐全的青年活动中心, 学生多,为作者最初的进 入提供了非常开放而非正式的机会。 比较个案是同时开展的, 包括男子学校同一年级的循规 生, 汉默镇另一所学校工人出身的循规生, 男子文法学校的违规生以及城市高级住宅区的一 所重点文法学校的违规生,就阶级、 能力、学校制度和对学校的态度几方面进行对比。文章 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部男性白人工人阶级反学校文化的民族志。 表述正是那些孩子 自己的文化, 最有效地让部分工人阶级子弟准备好以体力劳动的方式出卖劳动力。 我们看到 不同文化形式衔接中显现的彻底断裂, 观察工人阶级这种文化模式的不同与独特之处。 工人 阶级学校反文化对其他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更成功的群体有自己的过程、 自己的定义和自己的 看法。第二部分作进一步分析, 指出这些主观感受和文化的过程是有客观基础的。 对体力劳 动力的某种主观意识, 以及将体力劳动力应用到体力工作中的客观决定是在工人阶级反学校 文化的特定背景中产生的。 正是这种背景,工人阶级的主题被家伙们用到区分群体之中, 也 是这样的背景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性产生和发展工人阶级文化的另一些方面, 并将它们最后 导向到某类工作多是体力劳动中去。 家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