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个认识“误区”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个认识“误区” 当前“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科研兴教”和“老师即讨论者”等教育新理念已被更多的中小学老师所接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更是要求宽阔中小学老师要转变保守的职业角色,成为直接的教育教学讨论者。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在当前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宽阔中小学老师的自觉行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果还比较低下,教育科研对老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先导作用也没有充沛发挥出来。分析其间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局部中小学老师受保守教育思想观念和实际“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把教育科研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分离、甚至对立了起来,并对教育科研形成了一些错误和模糊的认识。这些认识既阻碍了中小学老师教育科研意识的培育和素养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无关论。在我国,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都把中小学老师的职业角色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认为中小学老师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就是把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并最终完成培育人的任务,而从事教育科研则被认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和高校老师的事,是所谓专家和学者们的事情。一些中小学老师受这种保守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的影响,由此认为从事教育科研与自身无关。他们对教育科研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奇妙论。总的来讲,在我国,科学讨论的下移、全民科学讨论意识的培育和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普和等工作做得不够好,学校的科学教育也比较单薄。科学讨论、尤其是一些高、精、尖技术的讨论往往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由极少数科学家来参加和完成,人们普遍对科学讨论自身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搞讨论是一门高深学问,它需要高深的理论、深邃的思维和智慧、专门的技能、技巧和独特的讨论方法等。这种状况也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讨论发生了一种奇妙感,认为只有专家和科学家才能搞讨论、作出发明和发明。受此影响,一些中小学老师也把教育科研奇妙化。他们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自身无从、也无力从事教育科研。 3、无用论。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分离现象。实际中的实际状况是一些中小学老师主要是凭借自身积累的经验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他们教育教学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高;而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则是把自身关在书斋里写优秀论文、搞讨论,他们在头脑中凭空构想和推导出自认为理想的教育模式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式和措施,他们的教育科研效果可谓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由于缺乏实践的根基和经验的支撑,他们这种既无科学性、又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所谓教育科研效果,对中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毫无指导作用可言。两支队伍脱节的现状使一些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印象,认为这种伪科研就是教育科研,由此也就得出教育科研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和价值、完全是一种“花架子”的结论。 4、负担论。由于“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的影响,中小学老师之间在考试和排名等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中小学老师由此接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加之他们自身大都还承当着非常繁重的教学、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在各种压力的重负下,他们苦不堪言。一些中小学老师把教育科研看成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和学校和加在他们身上的一种新的额外负担。他们认为,自身自身的负担就已经很重了,从事教育科研只会进一步加重他们业已十分繁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