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概述 书法概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 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 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 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 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 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 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 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 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 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 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 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 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 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 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 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 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书 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 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 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 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 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 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 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 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 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 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发 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浏览历代书 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为精辟的总结: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 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 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 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 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 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 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 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 至于明末书坛“反流俗“的狂飚,以及清代后期崇尚碑版 金石之风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 他与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 神风貌。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 级艺术的特征。书法艺术在群众中以逐步普及,也愈加受 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书法流派 我国书法有哪些流派? 我国书法有悠久的历史,流派很多,不同书体有不同的 书家代表,非本章节所能介绍完全。今天常见及常用的 行、楷书体,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欧(欧阳 询) 、虞(世南) 、褚(遂良) 、颜(真卿) 、柳(公权) 、赵 (孟頫)等。 中国书法简史 基本书体介绍 1、楷 书 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为什么叫楷书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 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 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楷模作用。楷书的产生,紧 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 三国时期,汉隶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 侧(点) 、掠(长撇) 、 啄(短撇) 、提(直钩) 等壁画,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 、 《居延汉简》 等。 2、隶 书 有说隶书创体者是位囚犯,因此有功而被秦始皇任命为 御史,沿用隶人身份称此书为隶书。其实隶 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既然有官方文书的规范字体,就 有象隶书这样非官方之用的简化字体。隶人 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 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 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的出 现是汉字演变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 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 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 (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 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 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 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 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 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 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 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3、行 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自由, 字体随和,极赋诗意的同时,有不失个性的体现。 4、草 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始于汉初, 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 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初期的草书,打 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 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 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到了唐代,今 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 狂草,亦名大草。 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 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 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 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 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 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 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 (约在公元前 17 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 期(约前 14 至前 11 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 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 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 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 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 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 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 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 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 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 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 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 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 变革时期。 《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 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 面貌。 隶书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