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医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医文化 一 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概述 中国传统医学是包含着几千年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 识, 而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 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它诞生于原始社会, 源于朴素的原始人民对自 然万物的崇拜, 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了基本的医学理论体系, 经过历朝历代的 发展和不断完善, 中国传统医学不断走向成熟, 对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着深 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 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 六腑、 经络关节、 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 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 康复。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 分科,已经采用“四诊” ,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 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 、金针、铜钥 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 (阴阳、表里、虚实、 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 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 5000 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中国 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 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 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 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 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 二、古代名医及重要的医学典籍 1 《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 ,原书 18 卷。其中 9 卷名《素问》 ;另外 9 卷无书名,黄帝内经汉 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 ,唐以后被称为《灵枢》 ,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 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 81 篇,共 162 篇。 《素问》主要论述了 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传 统医学巨著。 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 并吸收了秦汉以 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 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 、 “脉象学说” “藏象学说” 、 “经络学说” 、 “病因学说” 、 “病机学说” 、 “病症” 、 “诊法” 、 “论治” 及“养生学” 、 “运气学”等学说。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确立了中医学 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公元 150 年-219 年)名机,字仲景,南阳人。 本书包括六经辨证、 杂病辨证、 平脉法, 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 伤暑病脉证并治、 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 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 伤寒杂病论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 本书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同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 有效方剂。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 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 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 2000 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 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 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 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 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 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 2002 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 出版的书就近 2000 种。 3 《神农本草经》 又名《神农本草》 ,简称《本草经》 、 《本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 详, “神农”为托名。全书分三卷,载药 365 种(植物药 252 种,动物药 67 种, 矿物药 46 种) ,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其成书 年代自古就有 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 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 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 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 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 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在中国古代,大部分药物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也 以“本草经”命名。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 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它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 冠于书名之首,定名为《神农本草经》 。俨然《内经》冠以黄帝一样,都是出于 托名古代圣贤的意图。 4 《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 ,3 卷。原题秦越人撰, 。 “难”是“问 难”之义,或作“疑难”解。 “经”乃指《内经》 ,即问难《内经》 。作者把自己 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 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 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 。该书 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内 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 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 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 1~22 难论脉;23~29 难论经络; 30~47 难论脏腑,48~61 难论病;62~68 难论俞穴;69~81 难论针法。书中对 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 7 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 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 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 (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 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