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中国戏曲是在民间艺术的土壤里发芽生根的。歌舞作为 中国戏曲的重要因素, 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据 《书经· 舜 典》记载,我们的祖先在庆贺打猎收获时,会披着各种兽皮 在用石器相互击打出的节奏中跳着、 唱着, 欢庆胜利的成果。 到了春秋时代,歌舞成了欢庆丰收、庆贺战争胜利、祭祀神 灵、驱魔禳疫等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戏曲艺术的另一个源头是装扮表演。 《史记·滑稽列传》 中优孟模仿孙叔敖的表演,可以看做一个宫廷讽刺喜剧。从 《北史·柳彧》的记载和新疆唐墓出土的歌舞戏《踏摇娘》 泥塑看,除具备以歌舞演故事的特点外,在化装方面亦采用 了面具、假扮等艺术手段。 戏曲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术。战国时期发展 起来的角抵戏到了汉代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带有戏剧色 彩,如《西京杂记》所记载的角抵戏《东海黄公》、《黄帝 战蚩尤》。 戏曲形成的最初形式是杂剧。所谓杂,有将各种技艺杂 合在一起的意思。宋杂剧代表剧目之一《目连救母》,就是 一个脱胎于民俗活动的节目。当时北宋都城开封的艺术家们 以佛经中目连救母的劝善故事为纽带, 将民间的说唱、 装扮、 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在中元节表演,受到观 众的欢迎。此后,七夕至中元节举办盂兰盆会,演目连戏成 了各地的一种传统习俗。 戏曲形成后,伴随着各种民俗演出逐步成熟和发展起 来,产生了 300 多个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民俗为戏曲艺 术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戏曲艺术又为民俗 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1 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 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 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 火、 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 正是这些歌舞演出, 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 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 世纪中叶到 13 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 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 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 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 《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 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 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 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 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 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 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 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 高度。 粤剧:《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 《沙陀借兵》、 《五郎救弟》、 《六郎罪子》、 《四郎探母》、 《酒楼戏凤》、 《打洞结拜》、 《打雁寻父》、 《平贵别窑》、 《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 表》、《斩二王》、《辨才释妖》及《金莲戏叔》。同治七 年,有新江湖十八本,按郭秉箴《粤剧艺术论》所列:《再 重光》、 《双国缘》、 《动天庭》、 《青石岭》、 《赠帕缘》、 《困幽州》、《七国齐》、《侠双花》、《九龙山》、《逆 天伦》、 《和为贵》、 《闹扬州》、 《双结缘》、 《雪重冤》、 《龙虎斗》、《西河会》、《金叶菊》、《黄花山》。 评剧:《张羽煮海》、《花为媒》、《樊梨花斩子》、 《祥林嫂》、《苦菜花》、《南方烈火》、《阮文追》、《拜 月记》、《无双传》、《白蛇传》、《樱花恋》、《喜神》、 《高山下的花环》、《多情的河》、《乔迁之喜》、《楠竹 夫人》。 秦腔:《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 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 《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 王宫》、《法门寺》、《铁公鸡》等。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 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需破三重困境 ——山东地方戏 现状调查》 地方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发展,地方戏曲发展也遇到了 一些新的困难。 记者近日调查采访了解到,历史上曾在山东境内流行的 戏曲剧种有 39 个,上世纪 70 年代末只剩下 28 个,目前存 留 24 个。在这 24 个地方剧种中,有专业艺术院团的地方戏 曲剧种 14 个,已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名录但没有专业剧 团的 10 个。其中,皮影戏、一勾勾、大弦子戏、木偶戏、 王皮戏 5 个剧种有传承人,蓝关戏、东路梆子、鹧鸪戏、周 姑戏、蛤蟆嗡 5 个剧种没有传承人。另据了解,目前山东共 有本土地方戏专业剧团 44 个,其中能坚持艺术创作正常开 展排演的院团只占 30%。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人才短缺、经费不足、市场萎缩已 经成为羁绊山东地方戏曲发展的三大难题。 山东省京剧院艺术总监、副院长宋昌林告诉记者,目前 山东地方戏曲普遍存在人才青黄不接、 行当不全等现象。 “京 剧、吕剧、柳子戏、五音戏等剧种虽然都有非遗传承人,但 还远远不够。”此外,他还对目前戏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表 示担忧:“有些戏曲教师水平有限,做不到唱念做打样样都 行,更谈不上戏曲的传承。戏曲教育有其特殊性,是口耳相 传、口传心授,老师示范得规范,孩子们学的就规范。”宋 昌林认为,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戏曲人才,关键在于师资。 山东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介绍,由于剧种和剧 团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不断下滑,人才外流严重,人才断 层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业务能力强的老艺人已经退休或者 面临退休,剧团的中坚力量多已 50 岁左右,年轻人少,且 业务能力相对较差”。 山东省菏泽市戏剧院院长徐向东表示,部分剧团生存现 状窘迫,发展后劲不足。“基层剧团演出环境比较差,演员 需要经常扛着铺盖卷在农村演出,吃不好,睡不好,生活和 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且收入还没有保障。” 针对地方戏曲发展的难题,专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 议,力求帮助地方戏曲尽快走出困境。 “不管是京剧,还是地方戏,传承和发展的关键都是人 才。”宋昌林认为,国家应加大对戏曲艺术学校教育的扶持 力度,通过完善戏曲教育体系、拓宽招生渠道,为地方戏曲 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我国的戏曲教育有其自身规律,招收学生的年龄一般 是 11 至 13 岁,超过这个年龄,基本功就不扎实。因为戏曲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 5 年至 8 年,不能急功近 利。”宋昌林建议,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应当在 中小学教育中设置一些相关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 地方戏曲文化。 王华莹希望山东省尽快恢复山东戏曲学校,安排专项经 费、编制及建设用地等,建立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基地;对于 报考地方戏专业的学生,可适当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 “要想留住基层剧团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善剧团 演员的生活待遇。”徐向东建议国家加大对地方戏曲的财政 投入,更多地关心和支持地方戏曲发展,解决演员的后顾之 忧。“只有让人觉得文艺工作有干头、有面子、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