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剂量) 中医方剂的比例非常奇妙,对六一散的药理研究,发现:除了六 比一的比例外,其他的比例都效果不佳. 1、六一散处方简单,是由滑石 6 份和甘草 1 份所组成,二 是制法也简单,只是将 l 两味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滑石能 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加入甘草 泻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湿.关键是他的比例的解释是:本方原 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称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 水,地六成之”之义.这不是河图洛书中的数理嘛!太神奇了, 也太奇妙了!(意思是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是由 水形成的,地其数是六) 2、在学习伤寒论中的,我也听说,麻黄汤中的比例是,麻 黄::=3:2:1,,最佳的效果就是这个比例郝万山老师的课程中也 提到:在治疗一个脾虚腹胀的病人时,他的处方为厚姜半甘参 汤,,后来他的老师指点他该方中的生姜和厚朴的量各是半斤 而郝只用两片生姜是没有效果的开经方不是做菜按照经典 方剂的比例重新开方后一剂而痊愈了问题是古人是如何得 出这样的剂量比例的呢?大量的实践经验还是数术的推算?或 者是特异功能的感知呢?经方就是经方,,剂量比例的重要性是 个不传之秘密啊组方思路的探索之一(证药对应) 在伤寒论中有六个方后附有加减:我仔细分析后发现,他们有 个规律,,. 一、这可能是解开经典组方秘密的方法之一:一药对一证。 比如: 咳这个症状:有三个加减条文. 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真武汤) 咳者,去参\姜\枣 ,加五味子\干姜 (小青龙汤)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四逆散) 很明显,当医圣看到患者有咳嗽的症状时,立药的思路很单纯, 就是五味子\干姜这对药.这个五味子是性酸,补肺的,干姜用 来散寒. 类似的条文,比如:凡是有呕吐现象症状的,仲景都用生姜来止 呕,难怪后世称生姜是呕家的圣药凡是有小便不利的,都用茯 苓来利水.但也有些症状用药有变化:如腹中痛:①用附子(四 逆散);②用芍药(通脉四逆汤,小柴胡汤);③用人参(理中丸) ,这个加减我现在无法破解。 前三方的规律是:治疗腹中痛的思路中,三个方子中都用芍药, 两个用附子,两个用柴胡.也就是芍药是解痛的必用药,但和其 他两味中药的组合更能起到作用. 现在我尝试用症状和方药对应的方法来解释一个方子:柴胡 加龙骨牡蛎汤. 他的症状条文是: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严语,一身尽重,不可转 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我想只要看到小便不利,方中必定有茯苓. 胸满,烦是小柴胡汤的症状之一,严语是阳明内热的表现,用承 气汤中的大黄. 心惊用龙骨牡蛎和铅丹来处理,这可能是该方组成的思路吧. 中医有句行话:见是证,.我认为可以增加一句见是证用是药通 过对伤寒论中六个方剂中加减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最常 见的几个药的特性,然后在以后经典方剂的组方分析时便有 了一个很实在的分析思路. 万物起点是一,中药方剂的起点可能就是每个药物自己的特 有功效和对症. 我准备等以后学习另一部经典的时候,把仲圣的其他加减方 一起列表分析,以此做为方剂组方思路研究的起点. 组方的秘密之三(脏腑补泻)用经典来解释经典也是研究经 典的一种方式。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就是从黄帝内经的脏器 法时论中得到的基本的性味补泻知识来解释方剂的组成规 律。 但是有两个困扰我持续使用该方法的问题: 问题一:是黄帝内经的脏腑补泻内容和辅行诀的内容有出 入:相同部分是脏腑的补和关于肝的补泻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二:辅行诀中对药物的性味定义和现在流行的对某些药 物的判定不同:比如,大黄被判定为味咸,而通常的判定是 苦寒。定位不准确,对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组方思路是有极 大的障碍的。 我曾经用这样的办法对厥阴病篇提到的方剂做了以上的研 究:发现这样的分析颇有些道理。而且很可能对揭开组方的 秘密有极大的帮助! 举例: 当归四逆汤 桂枝(辛热) 细辛(辛热) 当归(辛温) 大枣(甘温) 甘草(甘平) 通草(甘平) 芍药(酸寒) 作为厥阴病的方剂,我们参考肝的补泻原则:肝以辛补之, 以酸泻之,肝苦急,食甘以缓之。 方剂中,三补,一泻,三甘缓。完全符合以肝作为中心的补 泻组方思路。 当然,对本方剂的解读还要深入:条文:手足厥寒,脉细欲 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本方针对的是肝血不足,肝气不足导致的手脚冷的症状。重 用大枣当归来生血养肝,用桂枝汤通阳复脉。 我准备以后针对泻心汤类再进行类似研究. 中药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 效果。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注意以下 10 种不同情况: 1、体质不同: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 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 可稍大。 2、病情不同: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 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3、性别不同: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 怀孕和哺乳等生理特点。故用药量宜小。 4、年龄不同:一般情况下,10 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 量的 2/3;5—10 岁,可用成人量的 1/2;2—5 岁,可用成人 量的 1/3;1 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 1/4 或更少;60 岁 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 1/2---1/4。 5、药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 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 酌量增加。 6、 配伍不同: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一 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 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 方重用厚朴主利气。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 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7、药质不同: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 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 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 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8、剂型不同: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 复方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 上。 9、地区不同:如用麻黄发汗,南方气候较热,人易出 汗,用量宜小,一般用 5 克左右;而北方天气较冷,不易出 汗,北方人体质又较结实,故一般可用至 10 克以上。 10、炮制不同: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 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用量亦应有所区别。如鲜槟榔 切片, 槟榔碱含量高, 用量可稍小, 而干品水浸近一个月 (每 日换水)再切片,其槟榔碱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