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误诊的5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中医误诊的 5 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误诊是医学科学共有的临床现象,在中医临床各科中也 普遍存在,误诊是医生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一种错误反应主要 包括诊断错误和诊断疏漏两个方面。中医误诊概念的内涵包 括:临床资料收集过程的失误;诊断确立时间的延误;将某 种病证诊断为另一种病证;将有病诊断为无病,或将无病诊 断为有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证(如合病、并病、相兼、 错杂)诊断为其中某一种病证等。临床诊断过程中,引起误诊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医生的原因、病人的原因、中医学本身 的原因等。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医误诊的思 考。 1.临床资料收集分析疏漏导致误诊在临床诊病过程,医 生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临床资料时,往往因各种原因对资料 收集不全或者不重视某方面的信息,影响中医辨证导致误 诊。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往往忽略或不重视疾病在几时发作, 在几时加重,其实时间在中医辨证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对 验证辨证正确与否及减少误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临床资料。 如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有关五更嗽的论述: “以胃中有 食积,至五更时火气流入肺所致。 ”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 流犀烛》中谓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皆脾虚所 致。胡剑北在《中医时间学》中把五更嗽辨证为肾阳虚。临 床医生在辨证过程中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再结合其它的症状 舌脉就很容易辨别,如果不考虑这个时间资料,在其它资料 很难辨的情况下, 往往会导致误诊的发生。 再如王清任在 《医 林改错》中有关夜啼的论述,其主张夜啼属瘀血之说,因血 属阴,夜也属阴,所以可以考虑辨证为血瘀,采用活血化瘀 治法,治疗方剂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这也是从时间上的 辨证过程。所以我们在临床收集资料过程中,在辨证过程中 不要疏漏这个重要的资料。此外在临床收集资料过程中忘记 考虑季节、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也容易导致误诊。 程钟龄曾训诫后学临证当牢记“寒暑不齐者,时之变,务在 静观而自得之。 ”如常常把秋燥误辨为热邪。2.中医度把握不 准导致误诊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揭其所 误主要为“药不称” “药姑息” “药轻试” “药过剂”等。其 实这个说的就是对中医辨证论治中度的把握不准,即对病情 轻重、寒热虚实及相矛盾治法的程度把握不准,导致以后的 用药多少,热药寒药的比例,补药攻伐药的比例及矛盾治法 中孰轻孰重都可以导致延误病情,使病人遭受没必要的痛 苦。如喻嘉言《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曾谓用药: “太 过,则病去药存,为害更烈,医之过也。 ”最简单的例子就 是虚的程度把握不准给病人开大剂量的补药,结果导致病人 出现烦躁,甚至有的出现鼻出血。再如在治疗便秘的患者辨 为热秘,而对热的度量辨别不准确导致用药轻,起不到通便 的作用,有时还会怀疑自己辨证是否搞错。寒热夹杂,虚实 并见时要分清主次,几分寒几分热几分实几分虚,这些都要 搞清楚方可在开方时巧妙搭配。在辨别治法相反的证时,更 要注意孰轻孰重,如阴虚夹痰湿的证型,必须搞清楚各占的 比例,因为如果滋阴的药太过会生痰湿,祛湿的药太过会伤 及阴分。3.思维定势导致误诊思维定势导致的误诊,主要是 针对临床中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总结对某个病辨为某个证, 慢慢的大脑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见到这个病就按这个证来 治,就不再认真询问其他的临床资料,当遇到不是常见证时 就会误诊。如胸痹这个病临床上一部分的医生一般按气滞、 寒凝、痰瘀来辨,其实虚实夹杂证的也不少,有的病人遇劳 发作,再结合其它的临床资料很可能就是虚实夹杂证,而不 是单纯的实证。另一方面表现就是思维局限在中医的范围 内,仅仅从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疾病,对于某些疾病往往 错过西医的最佳治疗时机,如某些恶性肿瘤本可以早期诊断 选择西医的手术疗法,用中药治疗未明确诊断延误了病情。 此外还有拘于中医的某个名言名句,不再考虑其他方面而导 致误诊,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而忘记热极生风、阴 虚风动、血虚生风的情况。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虽然脾 在运化水湿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水湿的产生与肺肾的关系 也十分密切。 “治痿独取阳明” ,其实痿证还可能是肺热津伤 证、肝肾亏损证、湿热浸淫证、脉络瘀阻证等,舌无苔往往 提示阴虚但并不是舌无苔都是阴虚, 阳虚可以表现无苔, 《笔 花医镜》早有记载: “其有脾胃虚寒者,则舌白无苔而润, 甚则连唇、口、面色俱萎白,此或泄泻或受湿,脾无火力。 ” 而在临床上往往形成了舌无苔就是阴虚的思维定势,而忽略 其他的资料导致误诊,陈家旭认为思维定势往往导致误诊。 所以思维要灵活这样才会减少误诊的发生。4.忽略体质因素 导致误诊体质,是指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 在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和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 的不同就导致两个人在同等的致病条件下,不患病或产生了 不同的症状、体征及病机转化的不同,浙江清末名医金子久 在《金子久专辑》中关于体质方面,案载: “体质水亏木旺, 平素气虚痰阻” ; “魁伟之质,阳虚痰多” ; “质素清癯,本非 松柏贞固之态”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现在对于刚步入 临床尤其无证可辨时忽略体质因素往往会导致误诊。此外在 治疗上忽略了体质因素往往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对此,清代 医家赵濂在《医门补要》曾明确指出: “属寒体者,病时宜 用凉药中微加温和之品以监之,若太苦寒败胃,有致吐泻、 胃寒、腹痛之患;属热体者,病时宜用热药者,惟温平品以 缓治,若太燥烈恐激起木原之火,致烦渴、狂暴、失血之患; 属实体者,或因病变虚,宜用补贴,些少与之,若太呆补, 致不食、腹胀、中满、逆气之患;属虚体者,病时宜克伐, 尤宜性缓品,若太峻厉,致虚脱多汗、肢冷懒言、烦躁欲入 水之患。 ”由此可见我们在临床辨证要重视体质因素以免导 致误诊误治。5.中西医混杂导致误诊这里所说的中西医混杂 导致误诊是指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或仅仅用中医的 辨证论治导致西医的漏诊。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 系,我们在应用时不能把它们的理论混在一起,中医就用中 医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西医就用西医的视触叩听,要选 择合适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两种理论不能相互混杂,不能 用西医的理论来开中药,如认为西医的炎症相当于中医的热 证在治疗时应用清热解毒的药,其实他们并不是完全相等 的,开中药时还要辨证,可能西医的炎症中医辨证为寒证, 这样就会导致误诊误治。认为高血压就是肝阳上亢,只能说 高血压的证型肝阳上亢的比较多,痰湿中阻、气血亏虚等等 都是高血压的证型。此外还要注意中西医相互冲突的地方, 如肝豆状核变性病中医常常按颤证来治疗,在治疗时往往加 入息风之珍珠母、地龙等药物,这些药已经被证明铜的含量 都比较高,这与西医的铜代谢障碍的病因相矛盾,如果我们 不懂得西医,单单从中医的角度来辨证治疗往往会导致误 治,所以我们要掌握好中医西医两套理论来为我们的临床工 作做铺垫。6.医寿延年总结误诊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知 道错在哪,一错再错!疾病是个动态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 中医的正邪斗争的消长关系,西医疾病的临床分期,无论是 中医还是西医在不同时间都要认真收集病人的资料,思考病 人病情变化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及辨证治疗,如果能够 把握好疾病的动态变化过程,了解疾病的传变过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