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古罗马一.古希腊 .古希腊 A 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 40 人们挖掘出 1. 特点:2. .单声部 a .自然音加变化音 b 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 .常有乐器伴奏 d .器乐:3 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 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 于悲剧合唱 .著名人物:4 .毕达哥拉斯-a 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 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 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 音音列 5.代表作品: 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荷马.a 总结:6. 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 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 古罗马 B B.. .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 1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 A.A. 世纪 a. 5-15 时间为公元 黑暗的十 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 世纪 音乐事件 B.B. 格里高利圣咏 公元 5-9 世纪 1.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 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 编斯写圣)歌 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 Ⅲ. 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 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 6 世纪末,教宗格 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 ,称 为格里高利圣咏 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 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 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 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 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 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 《慈悲经》如 《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 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 接咏唱方式 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 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 -.迪亚、 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 9-13 世纪 a. 欧洲公元 10 世纪就有流浪艺人记载,12、13 世 纪在法国流传起来. 南部,中心为普罗旺斯,后来法国 b. 发源地为. 北部发展到法国 .南部的特罗巴多用奥克语演唱、北部的特洛 c 威 尔用奥依语演唱 . 游吟诗人一般来自贵族, 多为骑士, 也有国 d 王, 有自作词曲自 己演唱也有委托流浪艺人演唱,内容大量是爱情歌 曲。 .它的旋律越剧清晰而且具有诗韵的节奏,虽e 然 采用的是中世纪 但运用了变化音而近似于近代的大教会调式,小调 《纽伦堡的名歌手》瓦格纳 f.德国:名歌手,对 其进行了描述 复调音乐——世俗与宗教抗衡的过程 3. a. 重要流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b. 重要人物——莱奥宁、佩罗坦 c. 五种体裁——平行或花唱奥尔加农、克劳苏拉、 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d.历史—— 世纪最早有记载的复调音乐出现在 9Ⅰ.西方末 的是在的奥尔加农初期格里高利圣咏下方,一音对 一音的附加一个平行四或五度声部 移至上方并与圣咏形成反行或斜之后行 ,特点是之后又出现花唱的奥尔加农下方定旋律声 部 巴黎圣. 12 世纪后期至Ⅱ世纪,形成了 13 出现两, 母院乐派名重要僧侣音乐佩莱奥宁、家——罗坦 奥尔奥尔加农,其中花唱的莱奥宁 擅长风格的段 落段落于迪斯康特加农奥尔《交替出现。——克劳 苏拉著加农大全》 佩罗坦 擅长 3-4 声部的迪斯康特,两个声部由对 应的节拍模式互相协调 迪斯康特 上方迪斯康特声部与下方圣咏声部不仅 有反或 且两声部由对应节拍斜向进行,模式互相协调 不再以 三个声部的复调音乐,孔杜克图斯为基础, 三声部采用一致圣咏节奏 原将二声部 1250A.D.后,克劳苏拉经文歌 世来哼唱的上声部填词而成, 13 低声部为拉丁文经 文歌纪典型的而上两个声部的旋律配唱的,圣咏法 文世俗歌词 中世纪的记谱法中世纪的记谱法 4.4. ~, 中世纪的乐谱被称为纽姆谱音符为纽姆符 a. 的 红线和一根代表小字两根线,一个代表 F 纽姆符围 绕着线记录下的黄或绿线.c 一组来 b. 11 世纪,僧侣规多采用了四线谱。用 do re mi fa sol la 来教唱六声音阶 c. 13 世纪, 复调音乐的发展推动了记谱法的改进。 德国弗朗科在著《有量音乐艺术》 ,总结了一种实 用的有量记谱体系。成为西方节奏记写发展的依据。 5 5.新艺术.新艺术 14-15 14-15 世纪世纪 此称世纪的音乐.14 a.新艺术 在中世纪指维特法 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借用一篇论文的篇名。利 音乐的世俗化是这一时期的新的重要倾向。 b. 其贡献为: .c 代表人物——法国马肖, 经文歌Ⅰ.更加世俗化 把宗教Ⅱ.音乐中的复调技巧用于世俗体裁的、维 勒莱、回旋歌叙事歌 Ⅲ.他最早创作完整弥撒《圣母弥撒曲》 的刻板,充溢——没有法国 d.意大利、 、猎 歌生活情趣,体裁有牧歌兰迪兰迪尼“巴拉塔,代 表人物终止式”尼 三.文艺复兴时期三.文艺复兴时期 1430-1600 A.D.1: ,时间 A.A. 概述 的文化古希腊罗马 2.通常是指人们对发生兴趣 .思想核心跟随人文主义思潮 3 .与文学密切结合 4 三, 三个国家、 三种风格 B,B, 勃艮第乐派勃艮第乐派——特点: 两个重要人、 、三种体裁度音程物 十五世纪早期到十六世纪中叶 1. 源自欧洲大路的经济发达的北部低地地 2, 区 3. 旧称是尼德兰乐派 4 . 兴起于比利时、荷兰、勃艮第公爵领地(法兰 西东北及中部) 5. 历史: 作曲家吸收邓斯泰伯勃艮第乐派 a. 音意大利尔等英国音乐家风格及复调音乐传统法 国乐因素,结合 三度音程 b. 音乐自然、柔和、明亮,成为主要的旋 律和和声音程 人物:6. 这一体裁创作 a. 迪 弥撒曲费为弥撒,他的奠定 基础为定旋有以圣咏曲律也有以世俗曲调为定旋 律 统不是各唱各的词,经文歌一唱拉丁语词 勃艮第的一种世松(尚 保)俗法文歌词歌曲持传统风格 尚本舒瓦. 松创作最为突出,b 旋律动人,情感 细腻 C. 弗兰德乐派 重视低音声部, 弥撒曲 1.奥克冈——与经文歌使四 声部合唱音响丰满 、100 多首经文歌 18 首弥撒曲 2.若斯坎、——70 首尚松,在他的复调音乐作品中,主调和声明显成 熟 3.拉索——· 2000 多首作品包括文艺复兴西欧各 国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将弗兰德乐派的传统发展至 顶峰 ·以形象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歌词,大量运用主调 风格,甚至采用半音化的手法 D.D.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1. 马丁路德——主持创造出有时代特点和 民族气息的德语的众赞歌 新教圣 2. 瓦 尔 特——出版了第一本众赞歌集,众赞歌 最初为单声部,后逐渐演变为旋律在高声部的主调 四声部和声式的众赞歌 天主教廷为遏制新教发展,纯洁教会自身称“反宗 教改革” 批评许多音乐家采用过多世俗音乐,破坏教堂音乐 纯洁性 ——帕莱斯特利那 3. 在当时罗马天主教音乐原则的限制下 a. 体现了把文艺复兴复调合唱发展至顶峰.蕴含一定 的人文主义精,宗教的保守倾向神 和弥撒曲 104 首、经文歌